2017年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14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客观报道又称平衡报道,是相对于新闻报道主体而言的,意味着不偏不倚,没有掺杂自己的主观因素,没有故意歪曲。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报道者报道新闻时只客观叙述事实,不夹带个人的感情和偏见。
客观报道的最基本要求是,报道者在报道新闻时必须严格按照“客观叙述事实”的报道规范,向读者原原本本地提供最原始的事实材料。在报道过程中,只需客观地叙述事实,以免由于报道者所显露的个人的感情和倾向意见,影响读者对新闻的选择和判断。为此,报道者通常以第三人称形式报道新闻。
(2)新闻报道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提供新闻事件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原话。
“直接引语”是指直接引用别人的原文原话。在形式上,是将新闻事件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原话用“引号”引起来,以示此话为其本人原话。要尽量少用模糊的、难以辨别和确定说话人身份以及说话的实际内容的方式去表述别人的原话。
(3)新闻报道要交代事实的出处和消息来源。
新闻报道要交代清楚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出自何处,消息来源是由谁提供的,尽量防止出现新闻报道中所提供的事实出处和消息来源含混不清、无法查证的情况。但在消息提供者要求保密时,则应承担相应责任,要在不暴露其身份的情况下披露相关事实。
(4)新闻报道要全面报道事实,要提供充分的事实根据。
新闻报道要尽可能全面地报道事实,如实反映各方面的情况,同时要注意提供能够说明新闻事实的充足的证据材料,特别要注意强调可以证实的事实,要坚决舍弃那些无法提供证据,难以证实的材料。对于有争议和纠纷的事件,要提供能够说明事实真相和纠纷的真实性质的事实。
(5)报道者在报道中一般不发表个人议论,不掺杂自己的意见。
报道者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一般不随意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作主观的解释和议论,在叙述别人对新闻事实的观点和意见的时候,也要防止有意或无意地掺杂进个人的看法和意见。如果个人要表达对所报道事实的看法和意见,可以另写评论文章,单独刊发。
(6)新闻报道要注意将消息与言论区分开来,一般情况下评论文章应署名。
新闻报道要注意将消息与评论区分开,通常消息放在“新闻版”上,而评论则放在“言论版”上,不要相互混淆。另外,评论文章通常都署有作者个人姓名,以体现“文责自负’,,不代表编辑部意见。
2.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提出这些要求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1)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①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
②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
③针对性:加大信息量、知识含量,挖掘思想深度。
(2)提出新闻写作基本要求的依据
新闻写作是一种受限制的写作,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决定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①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
传播是新闻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新闻得以生存的形式。一篇新闻报道只有传播出去,进入读者市场,才可能发生作用,有多少读者阅读以及阅读后的反映,决定这篇稿件传播面的宽窄以及传播力的强弱,因此,要树立读者观念。新闻写作一要适应大量、广泛传播信息的需要; 二要满足快速交流的需要,即出手快、篇幅短、信息量大,运用倒金字塔结构、叙事准确等。
②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
组合产品是指每一篇新闻报道都是记者、编辑的集体劳动,而且发表时必然以组合的方式出现,这种组合的具体体现就是版面,由此带来版面观念。版面有时空限制,而且在组合上是配套的,因此,记者必须首先为版面写作,使报道作品适合版面的需要。记者工作永远要受到这方面的制约。
3. 什么是评述型导语? 评述型导语写作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案】(1)定义
夹叙夹议、有述有评的导语,称评述型导语。
(2)注意
①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应是言人之所未言,深刻而有新意;
②评述型导评中的评,应是少而精,点到为止,不宜展开;
③为了使导语中的评更具客观色彩、更有说服力,有时也为防止因记者直接评论而招致被动,可使用引语方式发表意见。
4. 工作通讯与工作总结有什么区别?
【答案】工作通讯与工作总结的区别如下:
(1)在对象上,工作总结是上下级之间报告工作情况的; 工作通讯却是面对广大的受众,包括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受众。
(2)在内容上,工作总结比较全面,必须反映工作概貌、问题、经验、措施以及努力方向等; 工作通讯则要求报道集中、尖新的问题,有现实的针对性和迫切性。
(3)在写法上,工作总结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汇报情况,概述多,架子较大,涉及面广,结构也较死板; 工作通讯则多以第三人称作客观报道,除了叙述之外,还多用描写和议论,抓住一点
加以引申。
5. 具体分析下面这篇新闻报道在运用事实说话方面的特点。
附材料:
澳督告别澳督府
新华社澳门(1999年)12月14日电(记者韩松唐卫彬黄燕)今天中午12时许,60岁的澳门总督韦奇立慢, 曼走过澳门市政厅礼堂新铺的大红地毯,亲手为自己的大照片揭开幕帘。他神情有些凝重,鼻子微红。他有一段时问没有说话。
随着深玫瑰红色的丝绒幕帘徐徐拉开,葡萄牙委任的最后一位澳门总督韦奇立的肖像照出现在白色的墙壁上。这是悬挂在澳门市中心这座标志性建筑的第51张,也是最后一张澳督的照片。
按照此间的传统,澳督离任前,他的照片通常要在这座有125年历史的葡萄牙风格的建筑物中挂出。
照片是一幅普通的头像特写。有些谢顶的澳督似在深思。这位澳督在澳门总共工作了8年零8个月。今天,他被澳门市政厅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然而,冉过六天,当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时候,韦奇立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在黎明前离开澳门。至此,葡萄牙人己在这块中国领土上居留了446年,进行了长期的殖民统治。澳门回归中国是西方统治在中国乃至亚洲的终结。
今天的仪式只是澳督近期系列告别活动中的一项。从12月9日开始,他就忙着向公务员和神职人员辞行,出席大学的送别仪式,参加土生葡人的告别晚宴,并与下属在大三巴和府邸留下最后的合影。19日下午4时30分,他将最终离开竹仔室官邸。
辞行时,澳督总是谦和地与人们一一握手,并在城区街巷不时主动与相遇的市民寒暄。
韦奇立是葡萄牙南部拉戈阿镇人。他被任命为澳督前一直在军队任职,最高的职务是葡萄牙三军总参谋长。此前他并不十分了解中国。
“今后我会经常回想起澳门,”韦奇立对周围的人说:“她已是我的第二故乡。”
韦奇立说,澳门是独一无二的城市,它不平凡的人们、它的大海、它的文化,它的一切都妙不可言。
澳督在澳门的8年,是澳门历史上极不寻常的8年。在此期间,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通过,首任行政长官、第一届立法会和司法机关均顺利产生。公务员和法律本地化进程加快,中文官方地位得到确立。
“他经常关注澳门的平稳过渡,葡中双方均认同他为保持澳门稳定和保存澳门特色方面而建立对话和争取共识的能力。”澳门市政执行委员会主席麦建智说。
韦奇立说:“令我感到非常骄傲的是过渡期,因为我们一方面与中国政府,另一方面与澳门市民有非常好、非常成功的合作,这一点十分重要。”事实上,中葡在解决澳门问题上的友好协商已被舆论引为处理国际间复杂争端的范例。
澳督夫妇随后与来宾们一起喝了告别的葡萄酒。韦奇立认真地说,将来还会作为一个游客造访澳门,看看未来的澳门。澳督此时露出了笑容,他确信特区政府将以良好的方式履行自己的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