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

【答案】新闻是指大众媒体对于公众所关注的生存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状态的报道。它具有如下三个特征:它是一种客观发生的新的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它是一种被公众所关心的信息; 它是一种借助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的信息。

2. 新闻跳笔

【答案】新闻跳笔是指一种在文体结构上采用多段体,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在行文叙述上采用跳跃式的新闻写作笔法。与一般文字作品所要求的注意上下衔接、具有连贯性、讲究起承转合等笔法不同,它主张“跳”,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可以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跳跃。

3. 消息

【答案】消息是指迅速、准确、简要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消息包括:①动态新闻一一以迅速简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动态为基本特征,内容集中单一,一般一事一报,简明扼要,时效性强; ②综合新闻一一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的归纳综合报道,主要用以反映动向、成就、问题等。

4. 路透通讯社

【答案】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也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1851年由保罗·朱利叶斯·路透创办于伦敦。路透社的主要业务分为两大类:①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 ②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信息。至今,路透社对于自己的定位仍首先是“商业和专业信息的信息源”。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5. 理论新闻学

【答案】理论新闻学是指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以原理、原则和方法论为主要内涵的新闻学研究。理论新闻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新闻学原理、新闻理论、新闻概论、新闻传播学、新闻广播电视概论等。理论新闻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新闻学这门新兴学科奠定学理基础,使之避免流于技能应用与操作性的层面。理论新闻学是新闻学研究的核心,与历史

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共同构成广义新闻学有机的、完整的新闻学科整体。

二、简答题

6. 如何认识消息体裁的优势?

【答案】(1)消息适应范围广,多用消息,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

消息是简括的报道,它往往省去新闻事实中的细枝末节,不赘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这样,它可不受新闻题材的限制。媒体刊登的消息越多,其总体上传播的信息量也越大。

(2)消息发稿速度快,是一种灵活迅捷的新闻体裁。

由于文章内容简括,不必照顾事件的过程或细节,消息可及时地,用滚动传播的方式报道突发事件、正在进展之中的事件。消息篇}隔短小,写作、编发稿件都可节省时间,从而使它有条件冲在前面,担任“第一报”的任务。

(3)消息易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

消息的“外包装”是“客观性”,它靠事实说话,提供给读者的是事实。即使宗教信仰、政治见解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不愿接受传播者的观点,却不能不正视事实。在世界范围内,通讯社的新闻稿更易被各国媒体所采用,原因就在于通讯社新闻总汇的稿件,更注重掩饰观点,更善于用事实表达意见。

(4)消息的新闻冲击力更强。

与通讯或长篇报道相比,消息是浓缩了的新闻,它可让信息毫无阻拦地直接进入人们的视野,对读者,对各类传媒的接受者,造成很强的心理冲击。

7. 通讯与消息在结构方式上有何区别?

【答案】通讯结构通常是指通讯的表现形式,俗称“通讯的骨架”。从外部形式的特征来看,通讯和消息的差异表现在通讯的结构较消息的自由、复杂。

(l )通讯的结构比较自由

通讯是一种发展和开放的文体,结构形式多样且灵活多变。同样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报道要求和记者的风格来安排,不同的报道内容也可以写成大体相同的形式。

(2)通讯的结构较消息的结构复杂

由于通讯的内容涵盖面广,时空跨度大,矛盾重叠,头绪繁多,记者要根据对新闻事实内在逻辑顺序和逻辑性质的认识,将复杂的新闻素材有机组织起来并给予符合审美标准的体现。因此,通讯的结构样式较多,驾驭起来难度较大。

8.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素质? 为什么?

【答案】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

(1)正义感

坚持真理,维护正义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在真理和正义面临威胁的时候,记者只能挺身而出,因为他们责无旁贷。坚持真理和维护正义的传统引导和支撑着新闻界运行,也给新闻界带来最高荣誉。

(2)同情心

真正的记者必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隋心造就着记者敏锐的感觉神经,记者应该是敏感的,敏锐的感觉到人民的疾苦,社会的不公,不幸者的不幸,无辜者的无辜。同情心是责任心的基础。它关系到一个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关系到记者职业的实现。

(3)勇往直前

新闻工作是勇敢者从事的职业,而不是怯懦者从事的职业。记者需要具有采访消息的不可动摇的信心,随时准备遭遇拒绝、遭遇冷遇、遭遇嘲弄、遭遇无礼、遭遇恫吓、遭遇威胁。记者要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财富,包括自己的自尊心和生命。

新闻记者面对难以逾越的障碍,首当其冲的考验与其说是智慧不如说是进取精神。

(吐)坚持不懈

在新闻报道尤其是舆论监督类报道中要坚持不懈的把新闻采访和写作进行下去。

(5)不断质疑、不断求证

新闻工作者要做“怀疑主义者”,应该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切可能构成新闻的事情提出疑问。不轻信别人,不轻信任何说法,不轻信任何没有经过证实的消息。让质疑贯穿在新闻采访的全过程,让质疑推动我们去追寻事实的真相。

(6)积累知识

知识是新闻敏感产生的基础。面对日新月异变动的社会环境,新闻工作者要想及时识别新闻,准确判断新闻、真实识别新闻、深刻分析新闻,就必须努力学习,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活跃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专业工作能力。

(7)勤于思考

思考是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也可以说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同时,思考也将推进学习进入新的境界。新闻记者对任何一个事物都需要追问。要具有研究问题的能力、面对突然呈现于眼前的一切具有新闻性的陌生事物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

(8)为社会负担责任

新闻记者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仟感,要通过新闻报道对社会实行舆论nr 督,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给予关注和报道,要做社会大船前行中的缭望者。

以上素质是新闻工作者实现职业理想和追求的必要条件。

三、论述题

9. 什么是“抢新闻”? 在写作时要注意什么?

【答案】(1)“抢新闻”的内涵

“抢新闻”是增强新闻报道时效性的有效手段。新闻的生命在于新,新闻的“新”,体现在采写工作中,是“抢新闻”的问题。新闻事实一旦发生,谁报道得快,谁就赢得受众,谁就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因此,在中外新闻史上,都十分注重“抢新闻”。

新闻报道要做到快,记者首先要有吃苦的精神,不管是枪林弹雨,不管是风口浪尖,记者都要闯进去。其次,记者要善于动脑筋,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另外,记者还要有超人的洞察力。

(2)“抢新闻”在写作中应注意以下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