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
● 摘要
一、简述题
1. 简述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
【答案】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1)以旧见新找角度
以旧见新找角度,是要求记者在报道老题材、老话题时,要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推陈出新。
(2)以小见大找角度
这是指表现大主题可以选择小角度,即“寓大于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某种意义上看,以小见大由新闻的特点决定。任何新闻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它是经过选择的事实的一个“剖面”,一个“片段”。具体到这个“剖面”,也还有报道的角度问题。若摆开架势,把角度放得很大,只能蜻蜓点水,不利于主题的深化。而选好一个小角度,像钉子一样,入口小、钻得深,容易把握,并能够写得具体。
(3)虚中觅实找角度
虚中觅实,主要指对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要尽量寻找其中所包含的实在而具体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入手表现整个事实的新闻价值。
(4)逆向思维找角度
逆向思维,是指遇到有些事,可倒过来想,在这种类似“反思”的过程中寻找新闻角度。逆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突破老一套的模式。
(5)发散思维找角度
发散式思维,运用在新闻写作中,即要求以一个新闻目标(或一个新闻事物)为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思考时,思路要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这种思维力一式符合绝大多数事物的多因多果的客观实际。运用发散式思维可帮助发现和挖掘事物更多的角度与侧面。
(6)统摄思维找角度
统摄思维又称聚拢思维,与发散思维呈扩散式相反,这种思维的态势是向心的,思维的方向是向着一个点或几个点集中,以求得对新闻事实更深刻的认识。一般而言,这种统摄首先要把采访所得的具体新闻素材和具体观点聚拢,然后把这些事实与事实的意义向一个点或几个点集中,
并进行深度挖掘以接近事实的新闻内核,聚焦点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最后就可能找出一个最佳聚拢点,这是报道这件事实的新闻角度。
(7)全局高度找角度
全局高度,是指宏观高度和大局意识。如果一个记者能够以全国的形势、情况、问题、动向以及经验作为社会大背景,具有宏观与全局的眼光,那么他在选择、掂量某一件具体的新闻事实时,会找到把握时代脉搏的最佳角度。而一些地方新闻要想提升其新闻价值,也首先要“吃透上头”,即明确中央的精神,把本地新闻与具有全国意义的普遍问题联系起来,其新闻价值自然升值,针对性大大提高。
2. 简述预测性消息的写作。
【答案】预测性消息直接为读者的生活服务,其写作要做到:
(1)及早预测
记者要有忧患意识,经常关心、思考社会间题,及早发现隐患以及其他有关未来的信息,及早采写预钡」性新闻,以使这种新闻更好地发挥决策参谋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2)他人预测
预测性报道作为新闻,不能是记者出面预测,它是预测活动、预测性意见的客观反映。预测性消息的写作,应注意交待预测的行为主体,以显示新闻的客观性,增强预测的说服力。
(3)权戚预测
他人预测并非是随便什么人的预测,为了发挥决策参谋的作用,这个“他人”应当是专门的研究机构或者是具有权威性的人物,以保证预测的科学性和新闻的影响力。《中国拒绝金融风暴登陆》是典型的一例。陈全庚以外汇专家的身份发表的预测性看法,是很有分量的。
(4)深度预测
做好深度与粗应该做到:①避免简单化。消息中不仅报道预测性结论,而且,也反映预测者对问题的分析、做出这一预测的依据。②预测到位。预测性新闻在采访阶段就应不断地探寻“将会怎样’,,使预测性意见直接同社会生活、同普通大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5)审慎发稿
西方新闻界有人甚至将预测称为“智力游戏”。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作为预测,都有其不确定性,其结论都有“言不中的”的可能。
3. 新闻背景材料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答案】新闻背景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说明性背景材料
说明性背景材料是指用来说明和解释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环境,人物的行为活动的背景材料。其作用在于能使新闻内容容易为读者所理解、接受,使新闻的意义显得更为清楚突出。
(2)注释性背景材料
注释性背景材料是指用以帮助读者看懂新闻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的背景材料。它通常包括产品或其他物品性能特点的说明、科技成果的通俗介绍、技术性问题的解释、名词术语的注释、
文史记载的知识、风俗人情的介绍等。
(3)对比性背景材料
对比性背景材料是指那些能与新闻事实形成某种对比的材料。通常,这些对比可以从正反、前后、彼此等方面进行。作者通过两类性质不同的材料(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相对比,是非曲直、真假黑白、先进落后,清清楚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的思想倾向不言而喻。
(4)提示性背景材料
它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对新闻事实的意义有所提示的,或对读者有某种暗示作用的背景材料。
4. 怎样认识新时期工作通讯的重要性?
【答案】工作通讯反映不同领域、各行各业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办法、新经验、新矛盾、新问题或者新趋势。不同历史时期工作通讯都发挥过重要的指导作用。新时期,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与内容都在变化,工作通讯的内涵与外延也随之拓展,在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进行报道的同时,还沟通各行各业,交流彼此工作方面的信息,向受众直接传达各行各业政策、工作层面的信息。
(1)工作通讯展不各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和提炼启迪人的新思想、新观念。
报道典型经验,工作通讯以其篇幅和时效的宽容度,一直是最具有传播效果的报道体裁之一。它选题偏重于成熟经验,带来的新思路、新观念成为党和政府指导工作、引导舆论的有力武器。
(2)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教训,揭示这些问题和教训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以引起社会的注意,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种类型的工作通讯比较多地体现在调查性报道上,这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青睐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报道内容更侧重于揭露问题,展开批评。
(3)剖析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探讨对策与解决的方法。
这种类型的工作通讯比较多地体现在分析性报道上。它不仅通过调查展现出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还要对此进行分析与解剖,找出问题的原因,探寻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论述分析题
5. 结合当前媒介环境分析新闻收受者选择信息时的基本标准。
【答案】从根源上看,新闻需要是驱动新闻传播行为的终极动力,也是新闻传播活动存在的意义基础。如果没有收受主体的存在、新闻需要的不断发展变化,传播主体所从事的新闻发现活动、创造活动都将失去意义,从而也使新闻传播活动失去了存在的根据。新闻选择的标准是多样的,对任何新闻媒介来说,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都是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而这四项,也同样是新闻收受者选择新闻所注重的因素。
(1)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根据这个新闻定义,所选择的事实一要真实,二要新鲜。为此,要淘汰虚假的“事实”、陈旧的事实(当作背景用另当别论)、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空话连篇的“事实”。
(2)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五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