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743法学综合一之宪法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743法学综合一之宪法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743法学综合一之宪法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8 2018年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743法学综合一之宪法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14 2018年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743法学综合一之宪法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22 2018年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743法学综合一之宪法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31
一、论述题
1. 试析英国议会至上的宪法原则。
【答案】(1)英国议会至上宪法原则的确立
英国的宪政制度从理论上确认全体国民是国家的主权。由于人多国大,全体国民直接行使国家主权有实际困难,不得不实行代议制度,由议会代表国民行使国家主权,因而产生了议会主权说,这种议会主权就是议会至上原则得以确立的理论基础。
(2)英国议会至上宪法原则的体现
至于议会主权的确立,在实践中则完全凭借于议会的立法权。西方学者认为主权者的意愿应体现在法律里面,议会既然代表国民行使国家主权,自然应该掌握立法权。事实上在英国的政治实践中,议员已经掌握了立法权,它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或者废除法律,它所制订的法律,任何机关不能否认其效力,它所废除的法律任何机关不能维持其效力。
①议会曾经制定过《王位继承法》,说明它有权确定王位继承的资格和顺序等重人问题。进而可以推定它能够运用自己的立法权废黔旧国王、拥立新国王,甚至能够废除君主立宪制。建立共和制。
②它曾经制定过《议会七年法》,说明它有权把议会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七年,进而可以推定它能够随意改变自己的任期,甚至能够确定自己的任期不受限制。它曾经制词《赦免法》,说明它有权把法律规定的某些犯罪行为赦免成为无罪行为。
③它曾经制订过《负债者法》,规定公民可因民事债务而被监禁。
后来又制订过《司法行政法》取消这种监禁,说明它有权确定剥夺人身自由的范围。这些立法实践足以说明英国议会的确超手国家机关和个人权利之上,从而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3)英国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有它独特的历史原因。
这个国家在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初期出现了两个阶级分享政权的局面,资产阶级掌握议会的民院,封建阶级的代表一一国王掌握了行政权,而确立议会至上原则能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资产阶级可以利用议会的立法权逐步削弱以至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势力。
所以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从实质上说,是议会和国王权力之争中议会取得胜利的标志,再加上议会内部权力之争中平民院取得的胜利,便成为英国资产阶级独享国家统治权的重要标志。议会至上原则确立以后,资产阶级利用它所掌握的议会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活动并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的垄断和集中要求国家权力的集中,于是原来以议会为中心的
民主宪政体制就显得行动缓慢,不如以内阁为中心的民主宪政体制那样反应灵敏,更加适合权力集中的需要,致使行政权扩大和集中,使议会至上的传统原则归于消亡。
2. 在宪政与民主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学者们的观点常有出入。如有学者认为,宪政就是民主的政治; 也有学者认为,宪政的实质是民主政治,再加上形式要件,宪政应该是实施宪法的民主政治。请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宪政是指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日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宪政和民主政治的关系是宪政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理论上也有很多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就上述两种观点而言,都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1)“宪政就是民主的政治”的偏差
①毛泽东早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宪政》一文中曾指出,“宪政是什么呢? 就是民主的政治”,“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我国很多学者认为宪政与民主政治有关显然深受毛泽东论说的启迪。1985年以来出版的众多法学辞书一般都认定“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是在“立宪政体下,统治阶级的成员都平等地参政,即实行民主政治”。可见,中国学者大都认为宪政就是民主政治、立宪政治或者说宪法政治。它的基本特征就是用宪法这种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争得的民主事实确定下来,以便巩固和发展这种民主事实。
②尽管宪政是民主政治的理想形态,但不能说宪政等同于民主政治,有民主政治也不等于实现了宪政。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和中世纪城市民主制以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实践都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因为民主政治并不决然排斥专制,民主政治理想状态的获得还需得到法治的支撑。在缺乏宪法规则的情况下,民主政治不仅可能滑向专制,也可能对公民权利造成侵害。因此,民主政治必须是法治下的民主政治。
(2)“宪政的实质是民主政治,再加上形式要件,宪政应该是实施宪法的民主政治。”这种观点也是存在偏差的。
①宪政的基本内涵就是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己经取得的民主事实确认下来,用法治的精神发展和完善这种民主事实,以此保障公民权利。
②宪政与近现代民主政治紧密相连,它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基础和内容。宪法是对己取得的民主事实的确认,是民主事实的法律化。没有近现代人民争取民主的事实,就不可能有宪法,更谈不上宪政。民主政治建立后,还需要通过宪法的实施即宪政实践去维护、发展和完善,使之更符合民众的意识和一般的文化精神。这种意识和文化精神表现为平等、自由、尊严。这正是宪政和宪法都孜孜以求的目标。
③人权是宪政的最核心的价值,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实际上是依照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对应有人权所作的一种选择和确认; 宪法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对公民基本权利选择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的过程。宪政是发展人权的手段,没有宪政实践,人权的保障就只能停留于宪法条文的静态之中,而不可能表现在公民的实际享有之中。宪政是法定人权向实有人权转化的关
键。宪法和宪政通过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约束,避免其侵犯公民权利,以此来保障人权。因此,仅仅加上形式要件,认为宪政是实施宪法的民主政治,而忽略宪政的基本目标在于保障人权,也是不够完善的。
3. 论立法权的归属和立法权限的范围。
【答案】(1)立法权的归属
立法权作为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权力之一或最重要的权力,是近代分权理论与实践的产物,关于其归属问题,西方思想史上基本的论说有三种:
①君主或贵族主权论。如西赛罗认为国家的立法权应当由贵族和前任执政官组成的元老院行使。 ②人民主权论。其中又有多种主张:
a. 主张立法权属于人民。认为法应当是人民意志的反映,应当由人民制定,立法者主要而正当的来源是人民全体或其主要部分。
b. 主张立法权属于人民,但认为属于人民的立法权必须设定立法机关代为行使,人们组成社会后就授权给社会设置立法机关,立法机关必须秉承人民意愿,根据社会福利行使立法权。c. 主张立法权属于人民,并认为这一权力不可转让,但又把立法权与立法者区别开来,提出立法活动应当由专门的、适宜的人才来进行,在人民不懂立法的情况下,具体的立法工作还要另请贤才来进行。 d. 主张立法权属于人民,也主张立法权应当山人民行使,一切公民都有权参加制定和评论法。 ③立法权的归属与一定的政体或政制相联论。主要代表为孟德斯坞和洛克。如洛克认为,立法权属于国人共有的是民主政制,把立法权交给少数精选的人和他们的继承人的是寡头政制,把立法权交给一个人的是君主制。
我国的国家立法权和其他一切立法权,都应当是也只能是属于人民所有。虽然人民所拥有的立法权并非由人民群众中每个成员直接行使,而是由有关国家机关行使,但人民对其有最终决定权。
(2)立法权限的范围
立法权限范围即立法主体行使立法权的界限,主要指能在多大范围内行使立法权,应当在多大范围内行使立法权,事实上在多大范围内行使立法权的问题。
①确定立法权限范围的意义主要有:
a. 有助于防治专制擅权:
b. 有助于使立法者明确立法的任务和日标;
c. 有助十使立法者尽职尽责;
d. 有助于监督立法活动;
e. 有助十完善立法制度。
②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范围,主要取决于它置身于何种国隋之下。当代中国正在走向法治,各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范围无疑应当确定。确定的基本方式应当是以宪法和基本法律的形式,将各种立法主体可以、应当和不能行使的立法权加以规定。
③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