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农村社会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业补贴有什么意义?我国农业补贴有什么取向?
【答案】(1)农业补贴的意义
农业补贴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向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者向某些特定消费者提供的转移支付,是一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行为。
农业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宏观政策,能保护与促进本国农业发展,维护与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
(2)我国农业补贴的取向
①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财政农业支持体系,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结构调整。 ②支持生态工程建设。
③支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
④增加农民收入。
⑤研究制定农民社会救助保障制度。
⑥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2. 农村为什么要加强家庭建设?
【答案】农村加强家庭建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家庭的发展阶段中,农村婚姻家庭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离婚与再婚问题、赡养老人问题、女性地位问题和家庭暴力问题,要想解决这些家庭问题,加强家庭建设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2)之所以要加强家庭建设,是因为加强农村家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
①农村家庭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在我国越来越多地引起政府部门和农民自身的重视。
②农村家庭建设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对于改善社会风气和加强社会治安,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③没有农村家庭建设或者农村家庭建设不成功,对于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十分不利的。
④农村家庭建设是我国农村政策中的重要内容。
3. 世界农村社会学大会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
【答案】(1)世界农村社会学大会是由国际农村社会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Rural Sociology Association ,IRSA )负责举办的学术性会议。国际农村社会学联合会是欧洲农村社会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Rural Sociology,ESRS )和美国农村社会学会(Rural Sociological Society,RSS )中许多成员开展大量国际合作和共同愿望的产物。
(2)世界农村社会学大会针对促进社区的建设,资源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共同抵抗风险,在全球化世界构想中繁荣农村的未来等议题召开学术会议,致力于促进农村的发展。
4. 试述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历程和所取得的经验。
【答案】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县为主体、乡镇为基础,围绕主要为当地培养合格劳动者的主要任务,对县级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机制进行综合、优化和调控,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农村教育体系,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使教育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1)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历程大体上有三个发展阶段:
①探索性阶段。主要标志是初步形成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雏形。
②建立实验县、示范乡镇,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验的阶段。突出标志是涌现出一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典型。
③由实验进一步扩展到实验大区的推广阶段
突出标志是国家教委将积极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纳入“九五”和2010年教育发展规划。
(2)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从实验到扩大,取得的经验包括:
①教育观念更新是启动和改革的基本前提;
②构建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框架是改革和实验的重要目标;
③实行“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是深入开展改革和实验的关键;
④坚持城乡一体化和高校、科研单位参与,能提高改革和实验的水平;
⑤建立和健全客观督导评估制度是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保证;
⑥坚持科学方法是改革和实验出成果和出效益的基本要求;
⑦开展项目教育是促进农科教相结合,深入进行改革和实验的重要途径。
二、论述题
5. 我国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前景如何?
【答案】我国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前景良好,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教育的普及化
实现我国农村教育的普及化必须坚持普及义务教育和扫盲并举的原则,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实施意见,为农村教育的普及化制定了前瞻性战略。
①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普及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依然是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对农村教育的普及化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②未雨绸缪,适时改革和完善教育普及化后的管理体制。
(2)农村教育的职业技术化
我国农村教育的职业技术化综合体现在农村职业技术和实施过程中。
①不断强化农村职业技术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农村职业技术化要采取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它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资源,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桥梁。
②着重建立社会推动机制,实现农科教结合。农村职业技术化要结合到社会各行各业,离不开社会的重视与推动,需要强调依靠社会推动来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并使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类教育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时需要有一个合理机构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3)农村教育逐步向终身教育发展
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将终身教育纳入发展目标之中。实行终身教育就意味着要为农民的全面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要适应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的实际情况,符合当地农民的需要,采取多样化的终身教育方式。
6. 怎样从多维角度理解健康?农村有哪些主要健康问题?
【答案】(1)健康的含义
①传统医学和世俗观念一般把健康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反之,“有病、有残、有伤”可能就不健康,称之为疾病。这实际上是比较表面的看法。
②世界卫生组织(WHO )提出了著名的健康三维概念,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美状态”。
③从四维的角度来看,健康即“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这样,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而的状态。
(2)农村中主要的健康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威胁农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由于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劳动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患病人数在农村不断增加,成为威胁农民健康的主要病种。中国农村出现了急性传染病和慢性严重疾病并存的状况。此外还包括新生的传染病艾滋病和禽流感。
②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40多种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它是危害世界各国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千百年来中国疫区农民对此束手无策,饱受血吸虫的肆虐:患病的妇女不能生育,患病的儿童影响发育,病区人口减少,生产下降,少数病区土地荒芜,满目凄凉。
③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艾滋病的危害不仅是加重了个人、家庭经济、心理的负担,而且会给政府公共财政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空前的压力,艾滋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