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中外戏剧史之西欧戏剧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莫里哀对喜剧的贡献。
【答案】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莫里哀对喜剧手法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对喜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
(1)善于从人物的性格陋习中制造笑料
莫里哀懂得并不是人物生理上的缺陷使人发笑,而是某种怪癖、某种恶习令人发噱。例如,《太太学堂》中的阿诺耳弗抚养阿涅丝的方式令人感到可恶,因而他的倒霉不会引起我们同情,而只会引起我们嘲笑。但剧中人并不意识到自己可笑,他们生活在脱离实际的困扰中,不知不觉做出的行为便具有滑稽的意味。
(2)善于从情节和场景中制造笑料
如奥尔贡躲在桌子底下偷听达尔杜弗向自己妻子献媚的尴尬场面; 《没病找病》中的阿尔冈躺在床上听到女儿和妻子以为他死了的谈话; 堂磺追逐农妇时被她的未婚夫撞见; 天真的女才子以为乔装打扮的仆人是贵族; 奥拉斯将财产给了自己的对头,以为对方会帮助自己; 司卡班误会了赖昂德的责备,招认出主人不知道的过错。
(3)利用地位颠倒和意料不到的逆转来产生喜剧效果
例如丈夫向妻子屈膝投降; 主人受仆人训斥; 司卡班先是害怕主人,当主人需要他时,他又神气活现; 唐丹当场抓住妻子的不贞,却又不得不向她赔不是:阿尔赛斯特拿着证据气琳琳地来到塞莉曼娜面前,却被她坦率的微笑缴了械,最后哀求给他一个爱的表示。这些都是绝妙的喜剧手法。
(4)擅长用舞台动作制造戏剧的效果
莫里哀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他擅长用舞台动作制造喜剧的效果。一记耳光打错了人; 小丑的滑稽动作; 主人气喘吁吁地追赶一个放肆的女仆:药剂师手拿注射器,追赶一个惊慌失措的病人:汝尔丹入伊斯兰教:阿尔冈成为医生的滑稽仪式; 司卡班棒打装在布袋里的主人,这些都能引起强烈的喜剧效果。
(5)语言的笑料丰富多彩
双关语、俏皮话、滑稽的新字、不谐音字、女才子不合时宜的夸张和比喻,学究的隐晦语言、针锋相对的答辩、时而互相恭维时而破口大骂,同一词语的重复,如瓦赖尔反对阿尔巴贡把女儿嫁给老头,吝音鬼始终用“没有嫁妆”来回答,这种重复既反映人物性格,又令人忍俊不禁。人物想说话,可总是受到阻拦,无法开口; 笨仆朗诵杂拼诗:变化了的方言土语,模仿外国语音,都能产生滑稽效果。这些语言手法具有创新意义。
2. 简析哈姆雷特性格的“忧郁”特征。
【答案】忧郁是哈姆雷特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他常常被后人称为“忧郁的王子”。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生的厌倦,对死的向往,成了哈姆雷特思考的主要内容,也是他忧郁的具体表现。在悲剧中,哈姆雷特的忧郁通过旁人的台词和他自己的独白表现了出来,而著名的独自“生存还是毁灭”更是充分地揭示了哈姆雷特内心的痛苦,以及他对人生的厌倦。
(2)忧郁不是哈姆雷特的天性,而是其人文主义理想破灭之后的精神表现。哈姆雷特就读于德国威登堡大学,那里是人文主义的圣地,哈姆雷特从学校接受了人文主义理想的教育,对人、人性和世界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看法,赞扬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世界是“一座巨大的花园”。其父母在他的眼里就成了人文主义理想的典范。但是,父亲碎死,叔父继位,母亲很快嫁给叔父,一连串变故使哈姆雷特理想化的人文主义思想面临着巨大挑战,从而发出对人和人世的诅咒,口胃叹人世间的一切在他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
(3)哈姆雷特的忧郁还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家庭的变故让他感受到了现实的严酷,看到了现实的混乱与丑恶。他的台词在哀叹自身的不幸、命运的不公的同时,也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在他眼里,人世“长满恶毒的荞草”,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丹麦是“一座牢狱”,到处是“世人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混乱的现实让哈姆雷特“重整乾坤”的责任更加迫切,也更加沉重,加剧了哈姆雷特精神的忧郁特征。
总之,哈姆雷特的忧郁并小是其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折射,它反映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思想及其运动的反思。
二、名词解释
3. 《哈姆雷特》
【答案】《哈姆雷特》位列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这部悲剧取材于丹麦史,它描写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但却反映了莎士比亚对现实的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该剧通过哈姆雷特的复仇,表达了莎士比亚对英国16世纪末期政治形势的冷静思考,以及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
4. 教育剧
【答案】“教育剧”是叙事剧的一种形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工人运动中宣传、鼓动的直接产物,是布莱希特在尝试创立叙事剧初期经常采用的一种体裁。“教育剧”的主题大多表现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它将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日的; 教育戏剧的重点在于学员参与,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从相互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
一、简答题
1. 试比较古典主义悲剧和古希腊悲剧的异同。
【答案】在悲剧理念上,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以古希腊悲剧为楷模,承袭了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追求崇高、严肃的风格。但是,古典主义悲剧尤其强调理性的重要作用,呈现了与古希腊悲剧最大的不同。
(1)在主题上,古典主义悲剧受到政治的影响,与古希腊悲剧相比,其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中的政治内涵得以增强。
(2)在题材上,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与古希腊悲剧基本都取材于神话故事,而不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为题材。但古典主义在有限的故事空间里,对旧有题材进行了构思和演绎,融入了时代的新内容。
(3)在悲剧人物上,古典主义悲剧中的人物较古希腊悲剧有更为明确的社会属性,人物性格更富个性,更加注重普通人的感情; 而且,不局限于希腊悲剧的帝王将相。
(4)在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悲剧继承了布瓦洛关于古希腊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之说,将其分为崇高和卑下两种体裁。
(5)二者都遵守“三一律”,但与古希腊悲剧相比,古典主义悲剧的情节更加复杂曲折。
2. 简述表现主义戏剧的思想特征。
【答案】表现主义盛行于20世纪初期,这是西方社会经历重大变革的时期,一战的灾难性后果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重新书写了世界历史,这对文艺思想的发展与延边发展与演变产生了不可逆转的重大影响。表现主义戏剧的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社会对人性的束缚。处于转型时期的西方社会动荡不安,残酷的现实和愚昧的观念栽害着民众的灵魂,人性受到了空前的压抑和束缚,早期的表现主义戏剧正是试图将这种现实戏剧化的表现出来。诸如佐尔格的《乞丐》、魏德金的《青春的觉醒》、托勒尔的《亨克曼》等,都体现出了剧作家们对黑暗现实、腐朽道德的憎恶与批判。
(2)表现文明对人类的异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扩张,在丰富了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人的异化、对金钱和权力的贪欲等己无法掩饰,表现主义戏剧家的作品中也阐发了对人类命运的担忧。以凯泽的“煤气三部曲”为代表,表现主义剧作家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个人和主观性的内容,更多地加入了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在政治上十分激进。
(3)表现私欲对人性的扭曲。表现主义戏剧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绝不逊色于现实主义戏剧,社会的虚伪与人的沉沦等难堪的生存现状都是他们热烈探讨的社会问题。这一类代表作品有斯特林堡的《通往大马士革之路》、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奥尼尔的《琼斯皇》等,剧中讽刺意味浓厚,而结局也往往看不到希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