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财经大学税务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税制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混合销售行为
【答案】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销售又涉及非应税劳务提供的行为。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是为了直接销售一批货物而提供的,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属关系,且从同一受让方取得价款。对于混合销售,需要根据纳税人主营业务来确定是一并征收増值税还是营业税:①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②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増值税。
2. 到岸价格
【答案】到岸价格(CIF 价),即成本、运费和保险,是指当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就有根据合同约定向对方索取货款的权利。货物自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保险费等由卖方支付,但货物装船后发生的损坏及灭失的风险由买方承担。虽然运费和保险费都是卖方先支付,相当于卖家给买家提供了便利条件,实际上货物越过船舷后所产生的风险已转移至买方。
3. 关境
【答案】关境是一个国家的关税法令完全实施的境域,故关境又称税境。一般而言,关境与国境是一致的,但两者不完全相同。当一个国家存在自由港、自由区时,国境大于关境。进入设在一国境内的自由港、自由区的货物免征关税,但该国仍具有对自由港、自由区的管理权。当存在关税同盟时,几个国家组成一个共同的关境,实施统一的关税法令和海关进出口税则,此时关境已超出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范围。
二、简答题
4. 营业税的税率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根据不同应税项目的经营性质和盈利水平,我国现行营业税的税率水平分为三档,即3%、5%两档固定比例税率和5%~20%—档幅度比例税率。各个税目的适用税率如表所示。
表现行营业税税目、税率表
5. 关税征收管理中有“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也有“填开税款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这两个事件有什么关系?
【答案】“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是进口货物申报期限;“填开税款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是进出口货物纳税期限。先有申报,后有缴纳。具体规定如下:
(1)进口货物的纳税人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向货物的进(出)境地海关申报。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的,按照海关总署的规定执行。进口货物到达前,纳税人经海关核准可以先行申报,具体办法由海关总署另行规定。
(2)关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在规定的报关期限内向货物进(出)境地海关申报,经海关对实际货物进行查验后,根据税则中货物的归类和完税价格计算应纳关税和进口环节代征税费,填发税款缴纳证。纳税义务人应在海关填发税款缴纳证之日起15天内,向指定银行缴纳税款。
6. 如何计算和缴纳车辆购置税?
【答案】车辆购置税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
(1)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为10%。
(2)计税价格根据不同情况,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①纳税人购买自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纳税人购买应税车辆而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销售方在车价以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基金、违约金、包装费、运输费、保管费、代收款项、代垫款
项和其他收费),但是不包括增值税税款。
②纳税人进口自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③纳税人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本条例规定的最低计税价格核定。
7. 如何理解税法的特征?
【答案】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它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税法的特征如下:
(1)税法具有税与法的共存性:
①税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而法又与国家同时存在;
②税法充分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③国家向纳税人取得财富,必须事先以法律形式规定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如何征税等标准,否则必然背离一定的分配关系,从而影响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④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去参与分配是税收分配区别于一般分配的重要标志;
(2)税法关系主体的单方固定性:
①税法主体的双方当事人中,一方始终是国家税务机关,另一方则是不同的各类纳税人; ②纳税人可以随时随事变更,而国家税务机关则是固定不变的;
③其他任何机关与法人或自然人,或者法人与法人之间,法人与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都不会发生和存在任何税收法律关系;
(3)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
①税法确定的征纳关系不是按照协商、等价、有偿等原则建立,而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并强制执行的;
②国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立法行使其征税权,纳税人则必须依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国家税务机关就有权强制征税;
③税法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并不表现为执行中的依法办事上,而是充分体现在征纳双方财富转移上的不对等性;
④税法确定之后的实施程序,任何一方都必须依法履行,如有违反,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 (4)税法结构的综合性:
①税法是由一系列单行的税收法律规范构成的综合性法律;
②税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的一种法律结构形式。
8. 境外所得已纳税款如何抵免?
【答案】我国对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处理方法主要实行的是分国限额抵免法。分国限额抵免法按其适用对象不同,分为直接抵免法和间接抵免法。直接抵免法适用于同一纳税主体缴纳的外国税收,即境内总公司从其应纳税总额中抵免境外分支机构已缴纳的外国所得税。间接抵免法适用于不同的纳税主体,即境内母公司将其境外子公司在子公司所在国缴纳的所得税中应由母公司所分股息承担的那部分税额来抵免母公司所得税。具体规定如下:
(1)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取得的应税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以及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我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所负担的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