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638哲学基础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

【答案】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精神的范畴形式,是自在自为的理念、无所不包的全体和无限的实在,又称“绝对真理”、“绝对精神”。它存在于自我发展和实现的过程之中。绝对理念作为上帝的形而上学复本,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真理的最终实现。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理念是能动的自我,它外化于自身又回到自身,具有内在目的和理想,是生命理念与认识理念的高度统一。绝对理念这个概念把逻辑学、本体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四者结合起来。

2. 第一实体

【答案】第一实体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哲学概念,它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范畴篇》中,他认为实体是既不表述也不依赖于一个主体的东西。在《范畴篇》中,他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第一实体是一切所是的东西的最基本的载体。在《形而上学》中,他认为“这一个”是第一实体,“这一个”表示“是者”指称的个别事物的存在。在《形而上学》中的Z , H两卷,他又认为个别事物由形式和质料构成,形式先于质料。因此他提出形式是第一实体,认为第一实体是“其所是”,又称“本质”。他在第一实体问题上的不一致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答案】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由安瑟尔谟提出的一个证明上帝存在的理论。论证如下:上帝被设想为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不仅要在思想中存在,在实际上也要存在,否则,就与上帝是一个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发生矛盾。所以,上帝在实际上存在。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在哲学史上引法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最著名的观点是:康德指出“存在”并不是一个谓词,否定了本体论证明。

4. 罗吉尔·培根的“四障碍说”

【答案】罗吉尔·培根的“四障碍说”是指罗吉尔·培根将人类认识错误的根源归结为四障碍的学说,这四个障碍分别是:①不适当的、靠不住的权威的榜样; ②习俗的长期性; ③来自无知民众的意见; ④用虚夸的智慧来掩饰无知。他认为为了消除愚昧、认识真理,首先必须认清这四个原因是一切暴行和毒害的根源,然后谴责它们,并把它们远远地排斥在科学考察之外。“四障碍说”是对经院学说的尖锐批评。

二、简答题

5. 简述斯宾诺莎的方法。

【答案】(1)方法论

①方法论是不能、也无需被证明的。

斯宾诺莎认为要证明一个方法是正确的,首先需要证明我们用以证明这个方法的方法是正确的,如此循环,没有止境。所以,他把方法论比作原始的工具,原始工具制造其他工具,却不需被其他工具制造。方法论告诉人们何为证明的正确途径,但方法论本身是不能、也无需被证明的。

②正确的方法论是对真理的反思。

方法论是反思性的,它无法在研究内容之前或之外获得,只能在对研究内容的反思过程中获得。因此,斯宾诺莎说正确的方法论是对真理的反思。方法论的反思始于天赋观念,天赋观念的真理性无需其他观念来证明。相反,它是其他观念达到真理性的工具和前提。

(2)真观念

①真观念是方法论的前提。

斯宾诺莎认为,真观念不仅是正确思想的出发点,还是方法论的前提。真观念既是对一定的思想内容的反思,又是判断这一思想内容是否为真的标准。它无需其他观念来证明其真理性,而是其他观念达到真理性的工具和前提。

②真观念是判断事物真假的唯一标准。

为了确定一个观念真假,我们只需要用一个真观念与之对北即可观念之间的比较就是反思,通过与真观念的比较,来确定这一观念的真假。斯宾诺莎肯定“真观念是真理自身的标记”,认为真观念的内容本身给予心灵以确定性。要想知道一个思想内容的真假,我们必须从真观念出发来辨其真伪。这样,我们就可以突破方法论观念的循环,从而进入对实际事物的认识。

③斯宾诺莎的真观念是建立在形而上学关系上的。

虽然斯宾诺莎的方法是纯理智的,但他并不否认真观念与外部世界的一致。他说:“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这里的“对象”,指的是思想的外部对象。斯宾诺莎的观念与事物相符合的关系是建立在观念的顺序和事物的顺序相一致的形而上学关系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不依赖于经验所证实的观念与事物相符合的事实关系上的。

(3)正确的求知方法在于对真观念的确认。

斯宾诺莎认为正确的求知方法在于对真观念的确认,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就是从真观念出发,不断增加真观念的过程。他说:“正确的方法在于真观念的确认。”它包括这样一些步骤:

①确认真观念,将真观念和其余的表象区分开来。

②从一个真观念推导出其他真观念,真观念越多,知识越完善。这是按照真观念自身的本性进行的推论。

③按照由简到繁的顺序,真观念之间的推理要按照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念的顺序进行。斯宾诺莎认为,结果比原因更复杂,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念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综合推理。

这样,斯宾诺莎的方法就是直接从最完满的观念开始,以最简单的定义、公理开始,推导蕴含在完满观念之中的丰富内涵; 以单一原因为推理的前提,以复杂的结果为推理的结论。这样的方

法与几何学方法不谋而合。因而,斯宾诺莎把他的书命名为《按几何顺序证明的论理学》。

6. 简述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的思想。

【答案】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的思想是指,奥古斯汀否认世俗哲学家将人类智慧当作幸福的观点,而认为只有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因为他认为基督教不仅同其他哲学一样以幸福为目标,还定义了真正的幸福,且提供给人们一条达到幸福的唯一正确途径。

(1)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不同于现实的哲学。

①在奥古斯丁的时代,人们普遍都认为,哲学是用来解答如何取得幸福生活这一问题的。在奥古斯丁看来,幸福是上帝赐予的福分,只有被上帝拯救过的人才能得到幸福,只有认识并践履上帝智慧的人才能被拯教,只有《圣经》的作者才是真正的哲学家,也只有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

②奥古斯汀认为基督教同一般人所谓的哲学的区别是“真正的哲学”与“现世的哲学”的区别。奥古斯丁否定了世俗哲学家把人类智慧当作幸福的观点。他认为哲学家的智慧只会产生各种意见纷争,从而远离幸福的状态,是“现世的哲学”。

(2)真正的哲学可以利用现世的哲学。

奥古斯丁并未完全否定现世哲学的价值,认为真正的哲学可以利用现世的哲学。

①真理不是哲学家本人的发明,而是上帝恩赐予人类的财富,但是却被“邪恶不正当地奉献给恶魔”,基督徒“应该取回它们,用于传授福音”,基督徒可以合法地使用异教徒的精神财富。

②现世哲学要经过改造之后才能被利用,而非溺于现世哲学著作。因而,奥古斯丁可以站在理性辩护主义的立场对古代的文化遗产进行批判地利用和吸收,以建构他的基督教哲学。

7. 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

【答案】“人是万物的尺度”由普罗泰戈拉提出,是哲学上影响深远的著名命题。

(1)概述“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指事物是对每个人所呈现的样子,事物是每个人所感知的样子。

(2)内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主要是指单个的人,也可以指一类人。普罗泰戈拉认为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单个人的个体感觉。

(3)评价

“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反对“神是万物尺度”的神话传统和人是自然产物的自然哲学传统,把神、物、人的关系颠倒过来,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主宰万物的力量,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典型命题,对于破除外在的限制与束缚,启发人们重视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8. 托马斯·阿奎那的“共相”问题。

【答案】托马斯·阿奎那把共相或一般概念看作独立的客观实体,其共相学说被称为温和实在论。托马斯·阿奎那将辩证法引入共相问题的讨论中,将共相和形式与质料、理智活动的性质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