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
A. 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B. 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C. 教育口号
D. 教育隐喻
【答案】A
【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2. 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中,不宜作为教学目标的表述是( )。
A.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B 培养学生区别事实与假设的能力
C. 培养学生运用特定信息检验假设一致性的能力
D. 培养学生领会一个段落中各种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
【答案】A
【解析】教学目标是一种预期的教学成果,应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当实现的在认知、情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布卢姆倡导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目标,旨在为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具体的指导。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又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级水平。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与其它教育活动一样,都有着明确的目标进而追求某种结果,而不是盲目、无意识的活动。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的基本要求,与其他选项相比较而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目标并不明确,分类不明显。
3. 苏联教育家( )
A. 乌申斯基
B. 克鲁普斯卡娅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马卡连柯
【答案】C
【解析】苏霍姆林斯基在的教育论著。曾担任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1948年担任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历时23年,直至去世。他著有《帕夫雷什中学》
4.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的教育革新运动,出现在( )。
A. 美国
B. 欧洲
C. 亚洲
D. 德国
【答案】A
【解析】进步主义运动是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广泛的社会改良运动,旨在反对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弊病。进步主义者们力求同时改革教育和社会事务。他们揭露了公命学校中存在的各种严重问题,试图通过改革使学校教育适应美国社会的新的需要。
5. 要求每个乡必须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 地方有权征收特别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 坚持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师范教育的训练,国家保证教师获得最低限度的薪棒的法案是( )。
A. 《基佐法案》
B. 《费里法案》
C. 《费舍法案》
D. 《福斯特法》
【答案】A
【解析】1833年颁布的《基佐法案》规定:①政府与教会应携手发展初等教育; ②公、私立学校应实施相似的道德与宗教教育; ③扩大初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凡具有相应知识水平、并向地方行政长官递交由三位咨议官签署的德行证明书且年满18岁的法国公民,皆可开设私立初等学校; ④在法国每一区内须设初级小学一所,超过六千人的城市则须设高级小学一所; 地方有权征收特别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 ⑤坚持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师范教育的训练,国家保证教师获得最低限度。
6. 关于东方文明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及教育
B. 此时的教育具有强烈阶级性、等级性
C. 教育内容及机构丰富、繁多
D. 正式形成正规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答案】D
【解析】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是中国、埃及、巴比伦、亚述及印度等亚洲和非洲的几个东方文明古国。此时的教育与原始社会的教育有本质的不同,其特点主要包括:①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有可能让一小部分人去专门从事智力活动,整理和总结来自实践的知识和经验,从此也就形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文字也应运而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②随着阶级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教育则被统治者所独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成了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施行政治统治、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的下具。③教育内容和机构丰富多样,学校便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
7. 1963年,英国颁布教育改革法案《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探讨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的
,其含义是( )问题,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
A. 为所有类型的高等学校提供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国家援助
B. 为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
C. 高等教育分为“自治”部分(大学)和“公共”部分(大学以外的学院)
D. 建立由个人高等教育、职前专业训练、在职进修构成的“师资培训三段法”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英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对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的掌握程度。1963年,英国就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较有影响的改革方案——《罗宾斯报告》。该报告探讨了英国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这一重大问题。报告建议,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这个建议被称为“罗宾斯原则”。《罗宾斯报告》成为20世纪6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政策依据。注意英国教育法案的考查频率是最高的,但是每次考查的也就是主要内容和意义,所以,算是难点中考重点,把握准确,做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对于教育法案,做好选择题的准备就应该足够了,特别重点的可以作为简单题来准备。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8. 下列作品不属于终身教育思潮的代表作的是( )。
A. 《终身教育导论》
B.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C.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D. 《教育的语言》
【答案】D
【解析】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行和各国学者的积极提倡下,终身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得到发展,并逐步形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发展和改革思潮。代表人物是法国成人教育家朗格朗,其代表作为《终身教育导论》。另外,终身教育思想方面较有影响的作品有《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年)、《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年)。《教育的语言》是谢弗勒的作品,属于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