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投资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比较资本市场线与证券市场线之间的异同。
【答案】(1)资本市场线与证券市场线的联系:
①纵轴上都有截距,且都表示无风险收益率;
②纵轴都表示期望收益率;
③资本市场线上的所有组合对应点一定在证券市场线上,而非有效组合的对应点也将落在证券市场线上,但是在资本市场线以下。
(2)资本市场线与证券市场线的区别:
①资本市场线的横轴是标准差(既包括系统风险又包括非系统风险),证券市场线的横轴是贝它系数(只包括系统风险);
②资本市场线揭示的是持有不同比例的无风险资产和市场组合的情况下风险和报酬的权衡关系,证券市场线揭;^的是证券本身的风险和报酬之间的对应关系;
③资本市场线描述了有效投资组合的风险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而证券市场线界定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适用于所有的资产和组合,无论其有效与否;
④资本市场线表示的是期望报酬率,即投资后期望获得的报酬率,而证券市场线表示的是要求收益率,即投资前要求得到的最低收益率;
⑤证券市场线的作用在于根据必要报酬率,利用股票估价模型,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资本市场线的作用在于确定投资组合的比例;
⑥资本市场线适用前提很严格,而证券市场线适用前提宽松,适用范围广。
2. 简述股市价格泡沫形成和演变的过程。
【答案】(1)价格泡沫的形成和演变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阶段:积累、分配和清算。①积累,指知情交易者预计到未来价格的上涨,并通过增加成交量和促使价格上升来揭示这种信息;②分配,指在先购买的知情交易者和未知情交易者之间发生的交易,知情交易者盈利而未知情交易者
将要承担潜在的损失;③清算,指泡沫消失,价格恢复,未知情交易者清算资产价值,损失发生。
(2)在大多数价格泡沫发生的前期都会有利好消息公布,这被称为“偏移”。“偏移”使一些投资者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由于最初资产价格的上涨,套利者开始増加资产或资产的金融衍生品的供给。这种套利行为毫无疑问是每次价格泡沫的关键原因。套利者只在刚开始时持有这些资产。当泡沫达到高潮时,官方机构往往并没有明确的制止或反对态度,这使泡沫得以再维持一段时间。但最后,泡沫总会破灭,受损的是那些噪声交易者,而且与泡沫破灭伴随的往往是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泡沬之后,政府对那些投机者和投机计划的组织者往往采取特别严厉的监管措施。
3. 比较MarkowitzIBiiE 券组合理论、Sharpe 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各自所需的假设条件。
【答案】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马克维茨的证券组合理论相比,假设条件更加严格,最重要的是增加了无风险资产和同质预期的两个条件。
(1)Markowitz 做出如下假定:
①投资者期望是风险厌恶者;
②证券收益率是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投资者的效用函数是二次函数;
③利用预期收益率和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投资者的效用,利用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证券的风险;
④投资者建立证券组合的依据是在既定的收益水平下,使风险最小,或者在既定的风险水平下,使收益最大;
⑤投资者大多把资金分散在几种证券上,建立一个“证券组合”,以便降低风险。但是,分散化投资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可能降低收益。
(2)Sharp 的假设条件:
①所有投资者处于同一单期投资期;
②市场上存在一种收益大于0的无风险资产;
③所有投资者均可以按照该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进行任何数量的资金借贷;
④没有税负,没有交易成本;
⑤每个资产都是无限可分的;
⑥投资者使用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这两个指标来选择投资组合;
⑦投资者永不满足:当面临其他条件相同的两种组合时,他们将选择具有较高预期收益率的组合;
⑧投资者风险厌恶。
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每个投资者是价格的接受者,每个投资者拥有相同的信息,信息充分、免费并且立即可得;
⑩投资者以相同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形成了对风险资产及其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标准差以及相互之间协方差的一致看法。
4. 简述低阶矩风险度量理论的主要思想。
【答案】Bawa 和Fishbum 共同发展了半方差理论,并提出了低阶矩(LMP )风险度量理论。LPM 风险度量理论将投资者从传统的单一效用函数(指方差和半方差的二次函数)束缚中解脱了出来,引入了多重符合凡•纽曼-摩 根斯坦原则的效用函数。并且LPM 理论几乎涵盖了所有人的风险厌恶程度:从风险偏好到风险中性,再到风险厌恶。
Bawa 最早将低阶矩引入低于目标值风险测量方法体系。Peter Fishbum首次计算出投资者未达到目标值的强度,并证明了随机主导法则可以与Markowitz 投资组合理论在均值-下方差的理论框架中达到统一,并建立了
给定投资者的风险忍受度低阶矩模型。低阶矩用风险忍受程度来度量低于目标值的风险。 附近的低阶矩(LPM )的定义为:
连续收益情形下的公式为:
其中,F (R )是投资收益率R 的概率累积分布函数,是目标收益率,为投资者的风险
厌恶程度。 式中的也就是Roy 在1952年提出的灾难性水平。在实践中,基准收益率、短期利率或者最小可接受回报 率(MAR )都可以来做目标收益。参数反映了投资者在收益率低于目标收益率时,对造成的不同损失程度
偏好当
当与风险厌恶 的反应。当区分开来。 时,投资者为风险中性,将收益率低于时的风险通过变换与的不同值,我们可以推导出下方风险法的大部分理论。 时,就得到了基于Roy 的“安全第一”原则当灾难水平为时的损失概率。
我们可以得到Markowitz 的以目标值来衡量的半方差模
型而当取收益率的均值时,
又可得到以均值来衡量的半方差模型当我们变化为一个随机变量时,就可得到相对低阶矩(RLPM )模型。
5. 简述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盈亏分布。
【答案】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的盈亏分布如下:
(1)看涨期权的盈亏分布
①看涨期权买者的亏损是有限的,其最大亏损额为期权价格,而盈利则可能是无限的。期权的买者存在以较小的期权价格作为代价换取较大盈利的可能性;
②看涨期权卖者的盈利是有限的,其最大盈利为期权价格,而亏损可能是无限的。期权的卖者会为了赚取期权费而冒着大量亏损的风险。
(2)看跌期权的盈亏分布
①看跌期权买者的最大盈利是执行价格减去期权费后再乘以每份期权合约所包含的标的资产的数量,此时标的资产的价格为零。如果标的资产的价格高于执行价格,看跌期权买者就会亏损|其最大亏损是期权费总额;
②看跌期权卖者的盈利是有限的期权费,亏损也是有限的,其最大限度为协议价格减去期权价格后再乘以每份期权合约所包括的标的资产的数量。
6. 简述市场参与者的有限理性,并将其与传统金融理论中的完全理性加以比较。
【答案】(1)传统金融理论中的完全理性意味着行为者确定目标后(自身预期效用最大化),在给定条件与约束的限制内,可以寻找到最优化解来达到设定的目标。也就是说,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是实质理性的。因而,在传统经济学分析中,给定特定的经济环境,通常就能使用标准手段(如微分计算、现行规划或动态规划)进行经济分析,求得最优化解。
(2)而有限理性认为,市场参与者的理性并非传统金融理论所设定的那样,是没有任何约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