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体育学院学校体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科研选题

【答案】科研选题是指研究人员有目的、有步骤的选择选择某一科学领域中尚未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恰当的选择课题。

2. 竞技体育

【答案】竞技体育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竞技体育是一种制度化、体系化的竞技性体育活动。

二、简答题

3. 体育课程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答案】(1)体育课程不仅应包括系统的运动知识和规范的运动技术要求,还应包括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2)体育课程设计应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的,不是僵化的。

(3)体育课程应强调在活动中产生体验,积累经验。

(4)学校体育应把体育文化转变成适应学生水平和发展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现有的体育文化。

4. 联系实际谈谈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步骤和方法。

【答案】(1)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是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2)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安排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一般应由小到大,逐渐加大,并且要大中小负荷量度合理交替。在具体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

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体能、基础水平、体质状况等因素,合理地安排好课的运动负荷量度,并加以区别对待。

根据体育课的类型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

复习课、考核课、授课和引导课的运动负荷量度相对较大,综合课的运动负荷量度应相对适中。

根据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性质安排体育的负荷量度

较难的教材,运动负荷量度应相对较小,较容易的教材,运动负荷量度应控制在相对较大的范围。

5. 如何设计学校体育心理环境?

【答案】(1)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的设计

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作为一种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体育积极的态度和体育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争取和依靠学校领导的支持。

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水平。

加强舆论宣传,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自觉意识。

完善规章制度,改善物质条件。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育网络。

(2)体育教学良好心理气氛的设计

改善教师的指导作风。

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丰富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技巧。

教师要妥善处理偶发事件,维持课堂秩序。

强化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3)对体育教师仪态的设计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举止文雅、语言文明、态度和蔼、着装整洁得体、作风正派,就能在学生中树立较高的威信。

饱满的精神。

举止稳重。

着装得当。

修饰发型和面部。

教态亲切和葡。

善于运用体态(人体语言)。

6. 简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答案】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正确看待竞技运动的积极作用。

竞技运动是一种记录人类创造潜能的运动文化。

竞技运动是一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

竞技运动是一种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它可以净化社会情感,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陶冶社会心理。

竞技运动是一种观念文化,它所负载的价值,在深层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

竞技运动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要根据学校体育的实际需要引进和选择竞技运动的内容手段,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改革。

①竞技运动不只是高水平竞技运动。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要鼓励开展普及性、趣味性强的竞技运动。这种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把先进的竞技运动文化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b. 以部分竞技运动手段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c. 通过体育教学掌握各种竞技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体育文化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d.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不仅巩固了体育课所学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和陶冶情操。

竞技运动具有多层次的特征,会形成不同活动层次的竞技运动,既不能将其全盘地吸收进学校体育里来,也不能全部地抵制于学校之外。

7. 我国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出现哪些新趋势?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发展方向

(1)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多维化学校体育功能观的建构,必然要导致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倾向。拓展和超越了“三维化”(増强体质、传授“三基”、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体系。

(2)体育教学目标的人文化

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受到“人本”理念的驱动,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等视为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准则。

(3)体育教学目标的个性化

体育教学目标的个性化,包括三层含义:

教育的人性化、人文化。

教育的个别化,如教育应考虑个体的身心特征,关注个体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及价值取向等等。

不同学校、不同学段或不同年级、班级的个性特色。

(4)体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评价的可行性,体育教学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测的。

8. 简述学校体育目标的本质。

【答案】学校体育目标的本质有以下四点:

(1)一定的阶段性和终结性

学校体育目标,特别是学校体育工作者无论是将学校体育的结果视为精确规定的、固定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