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专项运动技能(同等学力加试)之体育心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群众体育

【答案】群众体育是指普通民众自愿参加的,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社交等为目的,一般不追求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2. 基础心率

【答案】基础心率是指清晨起床前的心率。测定的方法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在腕部桡动脉外,也可按在脖子侧边的颈动脉搏处进行触诊计算脉搏。测量基础心率可以了解机能状态,评估锻炼效果。一般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基础心率较低。

二、简答题

3. 各类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其生理机能间有何联系?

【答案】(1)动脉血压是指动脉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收缩与舒张发生有规律的波动。动脉血压的形成机理:

①血管内有血液充盈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

②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条件。

(2)静脉血压简称静脉压,是指血液在静脉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不同部位的静脉其压力不等,愈近心脏压力愈低。

(3)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主要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扩约肌、真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等部分组成。

4. 简述团队目标设置确定目标环节需要注意哪些。

【答案】目标确定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谁来确定团队目标非常重要。

对于团队来说,目标的确定需要有几个方面的成员,首先是团队中的教师、教练必须参加。其次是团队的核心成员,或是团队的全体成员。

(2)团队的目标必须跟团队的目的相联系。

目标是达成目的的阶梯,所以团队的目标必须跟团队所要达到的目的相连接。

(3)采用一定的程序来随时调整目标。

刚定下的目标不一定能适合现实情况,还需要根据监督、检查的情况,随时纠正目标的偏向,把目标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4)注意将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相结合。

个人目标来自于团队目标,且对于团队目标起支持性作用。

(5)及时传达团队目标。

在目标确定后,必须有效地把目标传达给所有的团队成员及相关者。这些相关的人可能是团队外部的成员以及对团队负责的上级部门等。

(6)在制定团队目标时要注意一些问题。

①要用精确的、描述性的语言;不要使用形容词或副词来描述目标。

②要用积极的动词来描述目标;不要使用一些被动的动词。

③要用具体、明确的词语。

④要用简单有意义的衡量标准。

5. 简述运动员受伤后心理反应的5个阶段。

【答案】运动员对损伤的反应与患病者体验到的悲哀反应相类似,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1)否认阶段

这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防卫手段,在面临困难和忧虑的时候,可能产生一种部分性的或完全性的对现实的曲解。

(2)愤怒阶段

由于受伤已成为事实,运动员由“不是我”的否认态度,转到质问“为何是我”的态度,经常表现为愤怒情绪状态。

(3)许愿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自我允诺一些无法实现的愿望,以此来改变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运动损伤这一事实。

(4)抑郁阶段

当运动员最终认识到无法立即解决伤痛或肌肉、骨骼、关节损伤问题,就会变得孤独、自我怜悯,常常回避同教练员和队友的接触,产生消沉等减力情绪。

(5)承认阶段

当运动员承认并接受自己已经受伤的事实而且开始计划怎样成功地重返运动场时,实际上的心理康复过程也就开始了,但是,康复过程并不意味着轻松愉快,有时还会产生某些心理冲突。

6. 简述和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答案】和(1998)在总结和归纳已有研究成果和借鉴相关身心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应激反应为核心的“应激一运动损伤理论模型”,对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运动损伤过程进行了较为清楚的理论描述和分析。

(1)应激一运动损伤理论认为,运动员面临潜在的运动应激环境时,对自身能力资源与任务要求之间的认知评估而产生的应激反应是预测运动损伤发生的核心因素。

(2)应激一运动损伤理论还认为,影响个体应激反应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应激经历、人格因素和应对资源三类。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应激反应。它们能被心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和唤醒控制)影响。

7.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它包含哪些方面?

【答案】攻击性行为是有目的地伤害另一生命体的行为。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它是有目的的行为。攻击者有一种伤害某一对象的意向,并期望受攻击的对象在心理或身体上受到伤害。主观愿望好、但由于偶然因素而导致的伤害事件不属于攻击性行为。

(2)它包括言语活动和身体行动两种。前者主要是通过语言对他人进行的攻击。后者主要是使用身体的一些部位(手、脚等)以及利用武器对他人进行攻击。

(3)以外显行为为标志。开口骂人属于攻击性行为。内心中暗暗诅咒他人不属于攻击性行为。

(4)它总是指向有生命的对象。打人、踢小动物都属于攻击性行为。踢桌子、摔椅子不属于攻击性行为。向自己。

(5)它既可以指向他人,也可以指向自己。前者被称为外部惩罚的行为,后者被称为内部惩罚的行为,如自我损害行为,其极端特点就是自杀。

8. 体育能力差异对动作技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体育能力差异对动作技能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能方面

①体能也叫体适能,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体能可分为两类: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身体成分等,后者指从事运动所需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和反应等。

②体能与运动技能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影响熟练运动技能的主要体能成分包括最大柔初性、动力性柔韧性、爆发力、等动收缩肌力、等张收缩肌力、躯干肌力、全身协调性、平衡能力和耐力。

(2)心理运动能力方面 心理运动能力决定着个体动作反应的速度与准确性。(1964)认为,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主要心理运动能力包括操作的准确度、四肢协勘性、定向反应(对不同的刺激作出快速而又准确反应的能力)、反应时间、手臂动作速度、控制速度的能力、手臂灵活性、手指;活性、手臂的稳定性和瞄准能力。

(3)信息加工能力方面。

信息加工指将收集到的信息(称为原始信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类、分析、整理、编制等,使其具有可用性。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信息加工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①加工容量:是指某个时刻个体能处理的信息量,即工作记忆容量。

②加工速度:涉及编码速度(信息搜寻和传递到工作记忆的速度)、检索速度(信息从长时记忆转入工作记忆的速度)和反应速度(执行动作反应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