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四川外国语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无情未必真评论”的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答案】(1)“无情未必真评论”是中的之言。道理很简单,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论是非、说道理的文字体裁,它无非是提倡一种东西,反对一种东西,达到扶正祛邪、兴利除弊的目的。因此作者在论述一个问题,阐明一个观点时,总要受自己或褒、或贬,或喜、或怒,或激励、或批判的情感所统率、所制约。

(2)人们经常讲的“合情合理”、“通情达理”、“情理交融”等等,都说明情与理是对立统一的,情为理服务,理借情感人。实践表明,评论文章若能娓娓道出“理’夕,既能说服人,“深深透出情’夕,又能打动人。正因为如此,从我国近代著名政论家梁启超开始,都十分强调笔端要常带感情。毛泽东更强调指出“政论应该像政论,但并不排斥抒情。”

2. 简述新闻评论上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的必要性和途径。

【答案】(1)新闻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的必要性

新闻舆论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 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新闻工作者,特别是评论工作者,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服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一个评论工作者应在做好评论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站在时代的前列,和时代一起进步。

(2)新闻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的途径:

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人们改造世界观和指导工作的有力武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用这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武器去指导评论工作。在分析问题时,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避免片面性、绝对化的毛病。

②加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新闻评论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要求评论工作者有较强的政策观念。除直接阐明党的某项政策的评论之外,在具体地分析实际工作和人民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时,要用党的政策来衡量和评价客观事物,并考察和研究贯彻执行中的J 清况和问题。

③不用感情代替政策,不发表不符合政策的言论,更不跟党的政策唱反调

新闻评论的宣传,既要鲜明,又要准确,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发言,都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办事。什么问题评,什么问题不评; 评论要采取什么态度,掌握什么分寸等等,都不能有一点主观随意性。

④主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对1991年1月第一次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于1994年4月、1997年1月、2009年11月分别进行了三次修订。我国现行的准则是09年第三次修订后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第三条,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第四条,发扬优良作风; 第五条,坚持改革创新; 第六条,遵纪守法;

第七条,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这是对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全面要求。对于评论工作者而言,最根本的是要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因为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中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3. 简述评论选题的标准。

【答案】评论选题的标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富有新意,出奇制胜

要求写作者有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例证、新的文字和新的标题等。新闻评论不仅要求快,更要有思想,且这个思想要有新意。

(2)立论正确,有的放矢

立论正确,既包括宏观的,也包括微观的; 既包括理论的,也包括观点的; 既包括新闻事实,也包括社会现象; 既包括出发点,也包括结论或结果。总之,一切用来为评论服务的材料,评论的一切组成部分,都必须是正确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3)论理深刻,指导一般

在选题时,一定要选择那些蕴含着十分丰富道理而又能深入阐述的选题做文章,就可能出新意。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评论才可能去指导一般。

(4)宏观把握,超前预测

它需要有坚实、深厚的理论根基和敏锐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4. 什么是论据?

【答案】论据是指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论据由作者从客观事实中直接或间接提炼出来,是论点提出的依据。

论据可以分为两类:事实性论据与理论性论据。前者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或概括,包括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人证、物证、以及典型事例、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等; 理论性论据是用来源于实践,并且业已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正确的理论作为根据、证据。包括科学理论; 国家法律、法令,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讲话; 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和知名人士的的权威性的言论; 公认的道德规范,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

的科学公理、定义、法则; 古今中外各种著作中带哲理性的格言、谚语、歇后语以及诗文中的佳句、炼语等。

5. 提高评论素养,对搞好新闻报道有什么帮助?

【答案】(1)评论素养的内涵

评论素养是指新闻工作者,应当是具有高尚人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社会活动家,应当具有灵敏的政治嗅觉,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周围的一切,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有自己的判断和估价,有发言的主动权。

(2)提高评论素养对搞好新闻报道的意义

评论素养应当成为每位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之一。胡乔木认为培养名记者的一条重要方法是多写评论和述评,因为评论和述评是一种高层次的新闻报道。‘懂一点新闻评论学,学一点评论写作,不断提高自己在评论方面的素养,这不仅是搞好当前学习,做好新闻工作的需要,而且对今后具有长远的意义。

①提高评论素养是提高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媒体思想性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评论素养可以加深媒体从业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加强同广大受众以及整个社会的联系程度,最终提升媒体的水平。

②新闻评论是整个报纸宣传的纲,提高记者的评论素养,可以把全部报道工作贯穿起来。 ③提高评论素养有助于一线记者和报刊通讯员科学地抽象化新闻事实,快速发现问题并提升到应有的高度,抓住要害,提炼出新颖而深刻的报道主题。

④提高评论素养,对社会政治和全局情况留心观察,镇密思考,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往往能使记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捕捉事物的本质,理出报道的主线,采写新闻报道也更加得心应手。

⑤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评论素养有利于形成敏锐的新闻敏感,辨别真伪、判断是非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

⑥提高评论素养使记者在搞好日常报道的同时,能采写出有分量的述评新闻,进行画龙点睛的评论,把摆事实和讲道理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宣传效果和媒介影响力。

6. 加强政治素养最根本的要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答案】(1)加强政治素养要求评论工作者要有正确的立场、坚定的信念,潜心钻研党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高度一致。这也是对党的新闻评论工作者一条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所以,撰写新闻评论一定要站在党的立场,体现党的重要思想、部署、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声音。

(2)每个评论工作者都要像政治家那样,满怀政治热情,关注党和国家大事,随时随地胸怀全局、目光如炬,熟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力求及时、正确地通过评论文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工作意图,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奋斗。

(3)评论工作者要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高度一致,丝毫不意味着一切照抄照搬照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