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13公共管理综合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专业责任
【答案】行政专业责任是指狄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因其执掌国家公共行政权力、运用公共行政管理方式履行国家公共行政职能而产生的特殊专业责任。行政专业责任是狭义行政责任的一种。专业责任的产生与三种公共行政现象密切相关:
①现代官僚科层组织的形成。与官僚科层组织相联系,产生了职业化的现代官僚集团及其管理形式,即国家公务员及国家公务员制度。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因此成为一种特殊的行业。
②科学管理原理的产生。受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公共行政管理中出现了专业行政和专业行政人员,
③“法律有限、人事无穷”的发展要求政府官员在法律、法规上享有、在管理实践中运用行政裁量权,尤其自由裁量权。
2. 战术决策
【答案】战术决策是指为解决某一具体管理问题或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所做出的决策。例如,某县政府在春耕生产前做出的支援春耕生产事项具体安排的决定; 某乡镇府做出的政府办公室某个人调动的决定等,都可视为战术决策。一般说来,战术决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它所处理的往往是一些日常的管理问题,如上面提到的政府办公室某个人员调动的问题; 二是它往往只是涉及政府的某项具体工作; 三是它所影响的范围小,而且往往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
3. 部内制
【答案】部内制是指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设立在公共行政系统内部,各公共行政部门负责本部门人事管理的相关事宜的体制。实行部内制的国家主要有法国、联邦德国和瑞士等。这些国家的政府通常在内阁设有人事机构,负责提出人事行政的一般性原则意见,具体的人事管理事务由各部门内设的人事机构自行负责。部内制的优点在于职权统一,切合实际,效率提高,有利于用人和治事统一。其缺点在于各自为政,标准不一,不利于客观、公正地选用人才,且不利于对官员队伍整体规划和全面发展
4. 国家公务员制度
【答案】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为了对团体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政府行政工作的效率,
建立的一系列对公务员的职位分类、考试、录用、培训、考核、奖惩、职务任免升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进行系统规定的法律和制度的总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现代人事行政制度的主要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制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
5. 行政工作程序化
【答案】行政工作程序化是指行政工作本身要有一定的程序,并按照既定的规程和时序去进行的行政现象。行政工作程序化是现代行政管理的要求,现代行政管理要实现科学化、法制化和高效化,就必须首先要实现行政工作程序化。行政工作程序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掌握和运用资料、编制行政程序、行政程序分析、行政程序操作、行政程序检查等。
6. 行政决策
【答案】行政决策是指具有行政决策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日标从多种可能的行政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决定的过程。由于国家行政管理权力运行的特殊性,行政决策与一般决策有所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掌握行政权力的个人或组织。行政决策是行政权力的运用,其主体必然会与行政权力有关。只有具有行政权力的个人或组织才能有权力做出行政决策。
(2)行政决策的内容是公共行政事务。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部门或公共服务部门,其决策内容离不开“公共”二字,或者是有关公共管理的内容,或者是有关公共服务的内容。
(3)行政决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政府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机构,其决策准则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公共部门决策与私人企业决策的本质区别。
7. 机关会议
【答案】机关会议是指为了商讨和处理机关日常事务,进行沟通和协调,汇集意见和信息、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最终形成共识、进行决策的会议。政府中的机关,除了为推进自身机关管理工作而召开会议、议事决策、解决问题外,同时还负责政府部门中的各类会议的管理工作机关会议管理是机关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8. 行政权力合意化
【答案】行政权力合意化是指在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趋势。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注重的是人的权利与自主,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具体而言,行政权力的合意化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①行政权力合法性。合意化意味着行政权力合法性的进一步增强,摒弃单一的工具理性,做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并重,以公共理性为基础。
②行政权力的合理性。合意化意味着行政权力共识机制的形成,认定公共利益是公民与政府共商形成的社会共识,而非由行政主体单方面判定。
③行政权力回应性。合意化意味着行政权力回应性的增强,行政主体主动、积极、程序化、
制度化地对行政客体的要求做出反应,最大限度满足公民需求。
合意化的行政权力就是将合情化、合理化、合法化有机统一的行政权力。
9. 反激励
【答案】反激励是指领导者通过向下属的心理施加反向负刺激,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的方法。其设置一种强烈的危机情景,使行为者产生一种反作用力,进而形成强大的内压,以取得“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效果。这是一种比较特殊而又具有高超艺术性的方法,比竞争激励更进一步,需要有特定的客观条件,运用时一定要因人、因事、因情而定,不可盲目行事,以免适得其反。
10.领导力
【答案】领导力是指领导者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的成就的能力。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要创造氛围,让人们在此氛围下抓住极富挑战性的机会,取得非凡的成就。领导力的中心问题包括:
①领导者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把理念化为行动;
②把愿景化为现实;
③把障碍化为革新;
④把分裂化为团结;
⑤把风险化为奖赏。在一定的意义上,领导力就是行动能力。
二、简述题
11.试评述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特点及其局限。
【答案】(1)公共选择理论是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下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的一种理论。公共选择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投票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合理决策。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就是理性“经济人”假设。
(2)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最大化。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人是一样的,他们都是“经济人”,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特点就是认为个人无论处十什么地位,其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或者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作为最基本的动机。政府中的官员不是天然具有道德优势的人,他们与社会上其他人一样,既不更好也不更坏。政府官员也会犯错,他们也具有个人的私利,在分析官员的行为时应该考虑到官员的自利性。
(3)理性“经济人”假设也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①人们的偏好不是惟一的,而且各个偏好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高低顺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难以选择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行为;
②由于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也很难获取足够多的信息来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