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工商大学土地与房地产专业土地与房地产管理之《土地利用规划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
【答案】传统意义上的规划概念和规划层次己不适应城市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城市地域也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建成区,城市密集区、城市连绵区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意味着未来城市的概念将是包含着市、镇、乡、村的地域综合体,有必要对传统规划概念和层次进行变革。
2. 居住用地
【答案】居住用地是指住宅用地和居住小区及居住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及绿地。居住用地包括两类,“一类居住用地”是指独立式住宅集中、拥有齐全的配套设施、并且布局完整的用地,独立式住宅的层数基本是3层或3层以下。“二类居住用地”涵盖了分布广泛的以多层、中高层及高层单元式居住建筑为主、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的用地,该类用地在全市分布广泛,在居住用地中占主导地位。
3. 日本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日本土地利用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制定国土利用计划; 制定土地利用基本计划:管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的限制; 全国土地交易申报劝告制度; 关于闲置土地的措施等。日本的土地利用计划体系包括国土综合开发计划、国土利用计划、土地利用基本计划和部门土地利用计划几大类。
4. 引水工程规划
【答案】引水工程就是对水资源的利用而进行的规划设计,引水工程随水源类型、水位和水量的状况而定。引水工程规划包括四个形式:有坝引水、无坝引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具体采用哪种形式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答:者海塘; 洪标准、堤防工程规划堤防一般是用土料做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修在江河两岸的叫做江堤、河堤; 修在海边的叫做海堤或修在湖洼周围的叫湖堤、抒、坑; 修在潭边的叫民烷。堤坝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拟定堤防防堤防间距顶高程的确定、堤防标准断面的确定。
5.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答案】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主体的一个多层次的规划体系。按其体系可分为区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详细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分为行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跨行政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按《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由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编
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上级政府批准后执行。
6. 系统工程原理
【答案】系统工程原理是一门统筹全局、综合协调研究系统的科学技术,是系统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的工程技术,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的先进思想、理论、方法和工具,对系统的结构、功能、要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
二、简答题
7. 谈谈你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看法。
【答案】(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和时一段内,政府从长远利益出发,按照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对全部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的总体安排或部署。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
①耕地保护目标。耕地保护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里最重要的目标,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和确保耕地总量目标实现的要求,明确规划期耕地保有量指标,基本农田保扩区面积指标,占补平衡的主要指标等。
②建设用地控制目标。根据优先满足国家、省和地方重点建设项日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原则,确定重点建设用地规模及其占用耕地的指标,同时使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③用地结构目标。对保障各业用地的基本需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出总体要求,确定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以及规划期内各业各类用地的比例结构。
④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目标。适度开发宜农土地,把土地整理和复垦作为增加各用地供给量特别是补充耕地的主要措施,确定土地整理和复垦的数量,同时确定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合理开发的规模。
⑤土地生态环境目标。从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目标,如确定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面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等。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是依据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出的要求,对土地规划进行的编制,主要任务包括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调控、对用地部门进行组织协调、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组织、对土地利用进行规范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要符合以下
原则:目的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系统协调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动态平衡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结构。是指土地利用规划所采取的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总体蓝图模式、指标控制模式、用地指标和用地分区相结合的模式。
8. 分析法、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动态变化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定性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图上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横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法、单项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常用下面三种方法:
(1)动态分析法
即利用不同时间或多年的调查、统计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总结,来分析某个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这种分析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①利用语言阐述动态变化情况及变化趋势;
②利用列表方式分析动态变化情况;
③利用绘制图形方式分析动态变化情况和趋势,或者几种方式结合进行动态变化分析。 (2)指标对比分析法
指标对比分析法是利用相同指标体系,从纵向(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或横向(不同地区)进行比较分析,来衡量社会、经济某项指标的高低、好坏、变化的快慢及程度等,或来衡量土地利用合理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果好坏程度等。这种方法通常也采用语言表述对比分析、列表对比和绘制图形对比几种形式进行分析。
(3)定性和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即对于某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利用计算出的具体数量来衡量这些指标的程度。如土地开发程度、土地经济效益等都可以利用计算出的具体数量做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即对于某些指标不能具体量化,只能用语言给以定性的表述,如对生态条件改善的描述等。
9. 阐述弹性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答案】(1)弹性理论是指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导致规划主体和规划客体在时间、空间乃至上层建筑层面上的弹性变化
(2)弹性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弹性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规划的弹性是一种动态的思想。面对规划中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各种非理性行为,这种动态思想使规划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变化。
②规划的弹性是一种协调的思想。规划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各种因素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不断的博弈,有利于规划各方的协调发展。
③规划的弹性强调规划各方选择的多样性,包括规划工作者与参与者、规划的目标、规划的技术方法等。面对难以预测的未来世界,弹性理论认为,在多方参与之下制定多种目标,采取多种方式,有利于规划不断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答试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宏观调控
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是国家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兼顾国家和民族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通过立法采取经济和行政措施对土地利用从宏观上进行调整和控制。现阶段我国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主要有规划调控、计划调控、财政金融调控、地价和税收调控等。土地利用总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