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土地利用规划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本农田保护区

【答案】基本农田保护区就是指划定的基本农田区域,基木农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基本农田是指农田资源,即直接或间接、当前或潜在用于生产基本农产品土地的总称,它包括当前适合条件的耕地和潜在适合条件的林、草地,用于农业生产的沟渠、田间道路等农田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也包括宜农荒地。狭义的基本农田是指当前耕地的一部分,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2. 地域分区

【答案】土地利用地域分区是根据自然、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利用条件、特征、发展方向及途径的相对一致性而划分的土地利用综合区域。地域分区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仅需要综合考虑规划区域的自然条件的分异规律、资源的区域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还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进而揭示各地域特征,指出地域内的土地利用方向、结构与布局,确定用地控制区以及保护与改造的途径。

3. 自然保护区

【答案】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为保护自然资源、改善自然环境,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需要,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自然地带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珍贵稀有动植物栖息生长地及其他自然历史遗址和重要水源地等划出界限,加以特别保护的自然地域。自然保护区往往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以及某些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态系统; 也常是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或冰川遗迹、岩溶、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陨石的所在地等。

4. 土地用途管制目标

【答案】土地用途管制的目标就是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违法占用,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就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 限制不合理利用土地的行为,克服土地利用的负外部效应,提高土地利用率;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和地力枯竭,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引水工程规划

【答案】引水工程就是对水资源的利用而进行的规划设计,引水工程随水源类型、水位和水量的状况而定。引水工程规划包括四个形式:有坝引水、无坝引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具体采

用哪种形式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答:者海塘; 洪标准、堤防工程规划堤防一般是用土料做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修在江河两岸的叫做江堤、河堤; 修在海边的叫做海堤或修在湖洼周围的叫湖堤、抒、坑; 修在潭边的叫民烷。堤坝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拟定堤防防堤防间距顶高程的确定、堤防标准断面的确定。

6. 土地利用战略

【答案】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全局性、根本性的谋划。土地利用战略要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对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关系调整,做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安排,提出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土地利用战略也是多层次多部门的,它们可以划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部门性的。它们将成为各级、各类土地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组成部分。土地利用战略既要以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又要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二、简答题

7. 阐述弹性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答案】(1)弹性理论是指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导致规划主体和规划客体在时间、空间乃至上层建筑层面上的弹性变化

(2)弹性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弹性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规划的弹性是一种动态的思想。面对规划中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各种非理性行为,这种动态思想使规划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变化。

②规划的弹性是一种协调的思想。规划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各种因素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不断的博弈,有利于规划各方的协调发展。

③规划的弹性强调规划各方选择的多样性,包括规划工作者与参与者、规划的目标、规划的技术方法等。面对难以预测的未来世界,弹性理论认为,在多方参与之下制定多种目标,采取多种方式,有利于规划不断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答试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宏观调控

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是国家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兼顾国家和民族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通过立法采取经济和行政措施对土地利用从宏观上进行调整和控制。现阶段我国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主要有规划调控、计划调控、财政金融调控、地价和税收调控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计划体系中资源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直接行使其宏观调控职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战略高度对一定区域、一定时期的土地利用目标、方针、结构和布局等所进行的超前规划。高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别是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指标规划为主,提出指导性计划。国家通过制定有关的土地利用计划、经济和行政政策、法律条例等手段,

控制和引导这些指导性或指令性控制指标的实现,达到对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控。

(2)微观控制

土地利用的微观规划表现为具体措施在特定阶段和部门的实施,它是在宏观布局的基础上对土地的合理组织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产出率和利用率,降低土地占有率。为避兔土地经营的盲目性和无政府行为,在定量与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土地利用规划,限制土地利用中的某些小良倾向,提出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强度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实行土地利用的规划许可制度。土地利用的微观规划是扩大土地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土地持续利用的巨大潜力。土地微观规划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②耕地保护规划;

③农村集镇与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

④乡镇企业土地利用规划。

8. 简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主要工程规划要点。

【答案】土地开发整理项日工程规划主要从土地平整工程规划、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田间道路工程规划、生态防护工程规划四个方面来说。

(1)土地平整工程规划

①土地平整基本原则和要求。

要和土地利用工程规划统一起来。使土地平整适应土地整治的要求,并作为其一个组成部分。否则,如平整土地不与田、沟、林、路、井等工程密切结合,另搞一套,势必造成返工浪费现象,挖了又填,填了又挖,降低效果,挫伤群众的积极性。

②平整方案和选择。

根据整理区平整工程量及地形变化幅度的大小,农田平整方案可分为局部平整与完全平整两种。

(2)农田水利工程规划

①排灌沟渠规划。在作排灌沟渠的规划布置时,一定要深入现场,对地形、土壤、水源、灾害以及作物种植与需水情况等,作细致的调查研究,并要把土地利用规划与水利规划结合在一起分析,对沟渠布置做出不同的规划方案,加以反复比较,选取最佳方案,以期减少工程投资,增加整理效益。

②喷滴灌工程规划。和其他灌溉工程一样,喷滴灌工程规划首先要进行现场调查与勘测,搜集地形、土壤、气象、水源、作物种植情况、当地灌水经验、已有灌溉制度、动力(电源)来源、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资料。此外还应搜集喷灌机具、管材供应情况等资料。

③坚井工程规划。竖井工程有两项功能,一是在于旱地区抽水灌溉,解除旱情; 二是在地下水位高的盐渍化地区,井灌井排降低地下水位、治理盐碱危害。竖井工程规划一般与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配合进行。竖井规划也是灌溉系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④小型抽水站(泵站)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