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1行政管理综合之公共行政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体制

【答案】行政体制是指经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基本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国家行政组织形态。行政体制与关于政府的概念相一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政府的意义上说,行政体制涉及与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相关联的诸方面的法权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从狭义政府的意义上说,它等同于政府管理体制。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行政体制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权力划分。行政体制是相对于国家的立法体制和司法体制而言的。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利益均沾

【答案】利益均沾是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合作的各方应平等合理地取得各自应有的利益的原则。遵循利益均沾原则的原因在于:在正常社会生产条件下,生产不只是耗费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是包括耗费要素在内的占用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所谓占用要素是指投入某一生产过程的全部要素,即企业的全部资本; 而耗费要素则是指生产一定数量某一产品消耗的要素,即产品成本。价值增殖是占用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在利润分配时遵循等量占用要素取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在经济活动中,只有利益分配合理了,才能调动合作各方的积极性,实现最大的产出化。利益均沾原则反映在国家政治体制上就会强调权力分立。

3. 机关会议

【答案】机关会议是指为了商讨和处理机关日常事务,进行沟通和协调,汇集意见和信息、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最终形成共识、进行决策的会议。政府中的机关,除了为推进自身机关管理工作而召开会议、议事决策、解决问题外,同时还负责政府部门中的各类会议的管理工作机关会议管理是机关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惩戒制

【答案】惩戒制是指对国家公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予以惩罚以促使其改正错误的有关规定,是对公务员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惩罚的制度。惩戒是一种消极的行为调控手段,目的是为了延续监督之后的功能,是为维护法纪的权威性和严明性,从而保障人事行政系统按照既定的规则正常运营。惩戒一般是在公务员有明确的违法犯纪行为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在不同的国家,行使公务员惩戒权的主体各有不同,但一般有机关行政首长行使惩戒权、行政性专门惩戒机关行使惩戒权

和专门的惩戒法院行使惩戒权三种。

5. 五月风暴

【答案】五月风暴是1968年春季,巴黎大学生为表达对现有体制的不满而发起的最终蔓延全国的抗议运动。五月风暴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戴高乐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后,推行了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使法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获得提高。但独立发展核力量耗资巨大,遭到左翼和右翼的反对,人们对于总统的独断专行表示不满,政府反对罢工的立法导致下人的反抗,削减小农户的政策也激起农民的抗争。由十经济情况不好,失业人数多达50万,青年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威胁,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1968年3月22日法国巴黎大学农泰尔文学院的学生抗议是五月风暴开始的标志。这场横扫一切的风暴,几乎造成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垮台。后来戴高乐虽然重新控制了局势,度过了危机,但五月风暴所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并未随之消失。一年后戴高乐由于公民投票失败而引退,其根源也在五月风暴。

6. 人格性权力

【答案】人格性权力是指以充任行政主体资格个人的才能、品德、智慧为基础构成一种使得客体服从的权力。人格性的行政权力集中体现为个人魅力,即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关键取决于具有充任行政主体资格的个人。榜样的力量可以看作是这种权力。人们的服从来自于对于作为行政主体的人的尊敬与爱戴。

7. 诉讼

【答案】诉讼是指利害关系人对诉愿裁决结果不服,而向司法机关提起、由司法机关按法律程序受理、审理和裁判解决行政纠纷的一种制度。现代意义上的诉讼,作为一种解决社会系统中利益冲突的机制和一种专门法律活动,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四点:

①诉讼是一种有效的“公力救济”方式。以诉讼这种强制性、权威性的手段实施“公力救济”,一方面是由于私力救济的力所不及,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

②诉讼是一套法定的程序。诉讼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其规范性,这种规范性表现在诉讼请求必须符合法律规范; 诉讼还必须按照法律预先确立的具体程序进行; 诉讼裁决的根据还必须是法律规范。

③诉讼是一个运作过程。诉讼既是法治系统的一种结构形式,又是这一系统的运作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提起诉讼、法院的审理和裁决、执行等。

④诉讼基本上是一种三元结构系统。原、被告在法律上处于平等的地位,而法官居于其间作为权威的仲裁者解决原、被告之间的争议和冲突。诉愿是否必然是诉讼的先行阶段,取决于不同国家的规定。

8. 机关行政

【答案】机关行政是指政府综合办事机构为保证机关有效运营,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章制度

对机关的资材、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进行的管理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对作为行政组织办公地点的机关环境的完善、机关设施的营建、机关物材的配置、文书文件的处理、机关事务的分工等进行的合理化管理等。

9. 政党分赃制

【答案】政党分赃制,又称政党分肥制,是指政党在选举获胜以后,将行政职位分配给本党主要骨干的体制。政党分赃制的目的在于对本党干部做出贡献的赏赐,促进党务人员为政党服务。而且政党通过让本党主要领导成员占据主要行政职位,达到了控制行政体系和国家机关的目的; 在政党执政期间,可以极大地加强本党的各方面实力,巩固政党的合法统治地位。政党分赃制的弊端在于官员随所属政党的胜败而进退,因此造成用人不当,行政效率低下,政府浪费严重,官吏贪污舞弊,党派倾轧,政争激烈。

10.行政奖励

【答案】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行政奖励分为不同的种类,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三类:

①物质方面的奖励。即给予受奖者一定数量的奖品、奖金或者晋升工资档次等。

②精神方面的奖励。即给予受奖者通令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

③职务级别晋升方面的奖励。即对于受奖者,给予晋升工资级别的奖励,或者放宽晋升职务的资格条件。这种奖励较好地体现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二、简述题

11.简述公共危机管理的结构或要素

【答案】在最宽泛的、也是理想状态的意义上,公共危机管理指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系统安排。这个系统安排的结构或要素可以从以下角度观察和理解:

①时间周期和序列。公共危机管理包括三个阶段:

a. 在危机未发生时限制危机源,尽可能避免危机的发生;

b. 在危机发生时尽可能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恶化,减少损失;

c. 在危机发生后尽早从危机中恢复过来。

②法律规范。公共危机管理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利于危机管理的正当性和时效性。

③领导体制和政府组织体制。就前者而言,首要问题是公共危机管理需要单一、明确、强大的决策机构或指挥中心; 就后者而言,首要问题在于相关职能部门和不同层级的协同力和执行力。

④危机管理。政府应对能力的主要标准有:缩减力、预备力、反应力和恢复力。

⑤整合应对资源(力量)。整合的基本问题在于形成官民协同的多维公共危机应对体制,有三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