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657行政学原理之公共行政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个人责任

【答案】个人责任是指个人应尽的义务和因自身行为造成的后果需承担的责任。在公共行政学中,个人责任指政府官员从自身的公务身份出发而承担的行政责任。在通常情况下,政府官员在按规定执行职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行政责任由国家承担。在特定条件下,由导致责任追究的行政官员个人承担。个人责在确定的依据是是否“故意或重大过失”,主要表现为官员损害性行政行为的有意和非规定性质。完全按照规定执行职务或在不知情的条件下执行行政指令、行使自由裁量权而产生的行政过失,官员个人一般不负责任。

2. 历史分析方法

【答案】历史分析方法,又称史学研究法,是指以时间为序列公共行政和行政管理学进行研究的分析方法。注重公共行政和行政管理学的起源、发展及演变沿革的过程、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历史类型,以及历史清形对现实行政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3. 税收

【答案】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与其他财政收入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基本特征。

①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强制进行的,依法应纳税者必须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③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税的比例或数额。

4. 考试晋升制

【答案】考试晋升制是指以考试成绩作为公务员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的晋升制度。1883年《彭德尔顿法》所确立的竞争考试原则不仅适用于公务员的录用,也适用于公务员的晋升。最早在公务员制度中采用考试晋升制的是美国。目前,美国,日本,法国等国的公务员晋升普遍采用了考试晋升制。考试晋升制的基本做法是:由有关机关公布报考条件,符合条件的公务员自愿报名,主考机关组织考试,有权机关根据公务员的考试成绩决定是否晋升。考试晋升制的不足之处在于考试成绩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公务员的实际能力:仅以考试成绩决定晋升,事实上有失公允。

5. 凯恩斯

【答案】约翰. 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打破了此前100余年间在经济学界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古典均衡理论,被学术界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理论的要点包括:

①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

②非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有效需求”的不足;

③国家十预理论:当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时,政府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税收,增加预算支出,以刺激私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就业; 当经济周期处于繁荣阶段时,政府可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税收,降低预算支出,以抑制通货膨胀。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影响了一代经济学家,并成为那个时期西方国家政府基本公共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以至于20世纪30=70年代被称为“凯恩斯时代”,凯恩斯本人因此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

6. 激励——保健机制

【答案】现代行为科学研究发现,与人的工作有关的因素有两类:

①所谓的“激励因素”,如晋升、赏识、责任、工作成就、荣誉等,这些因素可起到激发人得的作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工作动力的作用;

②“保健”因素,如工资福利、安全保障、管理监督等,正如卫生保健不能直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但可以防止产生不满的工作情绪,维持最低的工作标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对于工作的影响作用,不仅在现代企业人事管理中得到了重视,而且在现代的政府人事行政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应用。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健全而逐渐完善起来的公务员考核制、奖励制和晋升制,能够增加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感、自尊感和成就感,能够为公务员创造和提供被赏识、被肯定、被重视的机会,从而能够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起到激励因素的作用; 而公务员的工作福利制度,则可以保障公务员有安全、良好的正常生活,可以稳定公务员的工作情绪,因而起到了保健因素的作用。这几种制度在人事行政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就共同构成了现代人事行政的激励——保健机制。

7. 行政权力分配

【答案】行政权力分配是指行政组织内部的结构分化和功能分割问题。行政机构的设置就是行政权力分配的外在表现形式。行政权力分配的两种基本方式是结构性划分与功能性分割,具体内容如下:

①结构性分配。这是根据行政权力的层次性而对其所做的纵向垂直性分割。此种分配所形成的结果是行政组织的结构权力。结构权力使行政主体呈现出层级性的差别。在结构性分配过程中,影响行政权力层级性的最直接最主要因素就是其权力幅度的大小。

②功能性分配。这是根据行政权力所承担的任务及其客体的状况而对进行的横向水平分割。此种分配所形成的结果是行政组织的功能性权力。功能性权力使行政主体呈现出职能上的差别。

这两种分配方式使行政权力主体在每一个层次、每一个部分都拥有相应的权力。作为行政权力总体运行过程的行政管理活动,就是在这些分配基础上实现的。

8. 行政机构

【答案】行政机构是指依法建立、享有行政权力、担负行政职能的行政组织。在我国,行政机构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主体,是行政权力、政府职能的物质载体。在实践中,行政机构常与行政机关混用,二者不存在根本的区别。从管理的角度看,行政机构常偏重于编制的、预算的、组织结构的涵义,行政机关常偏重于主体的、职权的、法规的涵义。

9. 民营化的双重目标

【答案】民营化的双重目标是指它既是一种政治学说,又是一种管理工具。一些选任的官员和社会团体是民营化的拥护者。民营化有着三重目的和效能,即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和改善政府与国民的关系。

10.书面授权

【答案】书面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以文字形式对下属工作的职责范围、目标任务、组织情况、等级规范、分层负责办法、处理规程等,均有明确规定的授权方式。文字形式包括工作说明书、组织手册、职级规范、办法条例、事务规章、工作分配表、上级对下级的工作训令与指令等等。

二、简述题

11.论20世纪的行政国家现象。

【答案】(1)行政国家的内涵

行政国家现象是指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事务增多导致公共利益的扩大化,行政职能不断扩展,行政权力急剧扩张的现象。行政国家在当代的发展己经不仅仅是结构上的庞大而己,正在沿着管理、政治和法律三个维度扩张,这从本质上而言对于个人自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2)行政国家现象的特点

行政国家现象是随着社会多样化和经济复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是时代的产物。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行政国家现象表现出与以往公共管理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行政机构的扩张。国家行政权力机构的数量大大增多,其所管理的内容异常庞杂,职能在日趋专门化的同时也更加复杂。

②公共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机构扩张、行政人员的队伍日益庞大导致行政事业费用大量增加。公共管理的成本越来越高。

③行政权向立法权司法权扩张。委任立法现象大量出现,行政权力内部的纠纷调停制度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