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712行政管理基础之公共行政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民批评
【答案】公民批评是指公民对政府及国家公职人员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批评性意见并要求其改正的活动。公民批评是载入宪法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社会监督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批评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参政权。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公民批评是主人对公仆的监督,也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体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为人民服务。在实际过程中,公民可以采用上书、走访、行政诉讼、借助新闻舆论等方式,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进行批评、提出建议和维护自身权益。
2. 生理分析方法
【答案】生理分析方法是指对研究政府成员的生理需要和生理状况与物质欲望满足和物质工作条件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方法。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二者之间的合理的对应关系。由于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是人类的基本的需求,且直接关系人类的精神状态,因此,有必要关心政府成员的生理需求与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
3. 数据包络分析法
【答案】数据包络分析法,即DEA 法,是指一种将观测值以前沿面方式加以包络的衡量方式。其采用数学规划模式,以极大和极小值来得到所谓的效率前沿面或极限曲线,用所有效率良好的受评估单位组成效率前沿,其他效率较差的被评估单位便落在该前沿之内,通过相互比较来确定相关单位的效率水平。数据包络分析法属于效率测定中的非参数法,其特点是无需用特定的函数形式来表达投入与产出的相互关系。
4. 奖励
【答案】奖励是指对成绩优秀的公务员,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的精神上的表扬和物质上的嘉奖。奖励是对人的某种或某些行为的肯定,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趋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仟心。公务员制度中的奖励制,是人事行政中起到激励作用的一种重要机制。奖励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和晋升。
5. 办公时间
【答案】办公时间是指政府工作人员上下班起止时间和每天工作时长。每天工时由政府统一
规定,各机关不能自行更改。但上下班起止时间,可以由机关主管依本机关工作特点和季节的轮转而变换。工作人员必须依规定准时到所在机关上班,不得迟到早退。
二、简答题
6. 简述现代行政精神。
【答案】现代行政精神是指与现代行政现象相一致的,政府在实施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和强调的某些行政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主动进取。对政府而言,主动进取意味着重新寻求和确定政府的基本价值标准,意味着重新选择政府的宏观公共政策,意味着制度创新。在现代条件下,政府主动进取,有效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己经成为衡量政府优劣的一个基本标志。因此,各国政府无不将此作为一个施政标准,并在实践中努力贯彻。
(2)追求卓越。追求卓越主要指现代政府在主观意愿与客观效果相统一的意义上追求出色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在比较的意义上追求不断提升并在实践中表现出具有卓越品质的公共政策能力、综合实施社会公共行政管理的能力、有效地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自律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这种精神直接表现政府的工作动机、工作意愿、工作状态。追求卓越涉及两种相互联系的价值取向,即效率与效果。
(3)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是一个政府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政府对要使国富民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断创新发展。因此,成功的政府无不强调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将创新发展奉为政府乃至国家、民族的基本精神。
7.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答案】罗斯福“新政”的政策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l )财政扩张
为了重振经济,罗斯福政府以巨额财政赤字为代价,通过发行巨额国债,筹集了巨额公共资本,继而投入了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的公共投入作为“引动水”引动了社会投资。在此期间,在全美范围内兴建的小型工程项目达到18万个。这种做法,相当于“国家银行”向市场“注资”,借以激活社会存量资本和存量资产,实际上用国家行为部分替代了社会资本的自由市场行为。
(2)“政府管制”
管制,即制定规则,出于许多目的,包括从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到工作条件、平等公正和社会政策等广泛的内容。许多经济管制都集中于一个问题——如何对付大企业和垄断。都是为了解决两个共同的问题——市场失灵和垄断。罗斯福和其他的政治家们都为这一事业而奋斗。管制就是他们对这一系列弊病的回答。约束企业的路径和方法是通过规章制度和公众的监督来控制。这样,“新政就确立了一个管制市场”,确立了美国式的管制资本主义。
(3)社会福利
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据此理念,罗斯福总统希望通过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实现社会公平,试图通过建立包括救济在内的社会福利制度,拯救穷人,缓和劳资之间的矛盾,缓和财富收入分配严重不均的状况,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
8. 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答案】国家预算的原则是指国家在选择顶算形式和编制顶算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迄今为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国家预算原则主要有下述五条:
(1)公开性。由于国家预算反映政府的则政收支活动,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国家预算以及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之于众,让纳税人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并置于纳税人的监督之下。
(2)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依据充分真实的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以免出现因收入数不落实而支出无法执行,或者人为地缩小支出预算,致使实际上无法执行而需要临时追加支出等情况。可靠性原则要求在国家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和预测各种经济因素的变化,使编制的预算具有可执行性。
(3)完整性。国家预算所列示的各项收入和支出项目和数额,应当包括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项目和金额。对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完整性原则对保证国家预算资金不被截留、挪用和贪污有重要作用。
(4)统一性。这是指无论是中央政府预算,还是地力政府预算,都必须纳入国家预算。对各级政府预算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日径、程序进行计算。
(5)年度性。指国家预算必须按预算年度来编制,预算年度(财政年度)是指由国家确定的某一公历日期为年度的起始和终结时间,从而形成国家预算的活动周期。
9. 简述公平优先论。
【答案】公平优先论是指提倡以公平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公平是个人“天赋权利”具体化,不适用十市场交换。公平优先论认为公平作为天赋权利不能用后天源自市场竞争的金钱作为衡量的尺度。市场竞争导致的个人收入的巨大反差,是对个人权利的直接侵害。
(2)效率是不公平的结果。与市场竞争相联系的效率不但与“公平”无关,而且是不公平的结果。因为,市场竞争不仅会导致个人收入的两极分化,而且会形成竞争优势与竞争劣势——资财占有、信息占有、社会关系占有、受教育程度、个人能力等等,从而严重破坏“机会均等”的原则,形成事实上的权利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导致社会差距的扩大化、深刻化、持续化,进而可能导致制度危机。
(3)由于市场本身的局限,只有通过政府干预才能实现公平。市场从来就不是按照个人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