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外语学习包括了许多方面,如语法能力,交际能力等,同时也包含学习者对于本族文化及另一种文化的态度。外语学习者在学习一种外语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另一种文化。同样,作为英语学习者的中国大学生,也会面临着两种文化的学习问题。一种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英美文化,另一种是以东方文化为主的汉语语言文化。研究表明,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会对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作者认为文化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外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某种语言的用法,更重要的是使学习者能够运用该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将文化学习与英语教学有机的结合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往往成为了一种语言知识的教学,忽视了文化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从而形成了一种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培养出的学生应试能力强,交际能力低,论语法"头头是道",说英语"张口结舌",高分低能。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具有直接参与交流的能力。因此,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必须强调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共同提高,而这一切都与文化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人类学、语用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成果,并结合作者对部分中国大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出现问题的研究分析,探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第二,文化差异与语言教学;第三,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英语课堂中文化导入的教学模式。文化导入教学模式是将文化知识循序渐进地导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中。该模式不同于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针对我国大学生的现状,本文将文化导入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敏感度为主。在该阶段以介绍日常生活交往方面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为主,使学习者在发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第二阶段中,大学生将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层次入手,通过对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社会观念的差异的进一步了解,达到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目的。 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首先,本文作者强调运用原版教材,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其次,应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使之增加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三,利用有效的教学技巧更有利于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学习。 作者认为,上述文化导入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将不同阶段的语言教学与不同层面的文化学习有机地结合,使大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和运用技能的同时,建立了一个相应的多文化认知系统,不仅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也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养以及与外部世界交流的能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