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2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12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21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31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43

一、简答题

1. 怎样理解“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答案】(1)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或新闻媒介。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络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这些和传播工具来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

(2)新闻活动不仅仅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也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来相互传递新闻。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

(3)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业己成为信息产业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信息,为沟通信息所进行的新闻活动也比以往任何年代更加频繁,也更加复杂多样。

2. 辨析:新闻本源即是新闻来源。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新闻本源和新闻来源是不同概念,前者侧重于新闻的实质,而后者侧重于新闻的出处。

(1)新闻本源是指新闻的根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新闻来源,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

因此,题中“新闻本源即是新闻来源”的观点是错误的,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3. 新闻媒介受众有哪些特征?

【答案】与其他传播方式(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相比较,新闻媒介受众表现出某些独有的特征。

(1)广泛性

广泛性是指受众成员组合和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新闻媒介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从广义上讲,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是新闻媒介现实或潜在的受众群,无论种族、性别、年龄、职业,这时他们都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闻媒介的受众。新闻传播的广泛也使受众超越了地域的间隔,在相同或相近的时间里,聚合为传媒信息的接受者。

(2)混杂性

也正因为新闻媒介受众成员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就了受众群体成员的混杂性特征。他们在同为传媒受众这一点上是同一的,但他们彼此之间又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个体差异,如身份、地位的悬殊,贫富的差别,文化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的不同等,可谓千差万别。这种混杂必然相应造成他们的各自兴趣爱好和信息需求的丰富、多样。这既给新闻媒介满足受众需要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但同时也为新闻传媒发展的多样性奠定了受众基础。

(3)隐蔽性

尽管分散的受众成员有时也采用各种形式直接、间接参与新闻媒体工作,如加入受众参与节目,来信、来电反映意见和要求,参与、接受媒体组织的受众调查等,但在总体上,受众对于新闻媒介而言,是不露面的,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新闻媒介执行的是宽泛的大众传播,媒介与分散的受众成员很难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媒体也很难确知具体的受众的个体特征,只能依赖经常性的大范围的受众调查,通过受众反馈把握受众总体特性和其相关要求。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在不同历史时期,受众也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和相应的信息需求特征。

4. 简述邸报的作用。

【答案】(1)邸报在客观上起了沟通信息的作用,阅读邸报者从邸报的内容中获取各种必要信息。

皇帝的圣谕一般包括重要官员的升黯、任免、褒贬,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指示,阅读者可从中了解官场的变迁、宫廷的动态。大臣的奏折一般是就全国重大问题向皇帝提出建议、要求,在奏折中报告有关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阅读者可从中了解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民生等情况。各地力一的奏折一般报告本地力一的情况,向朝廷提出要求,阅读者可从中了解各地情况。

(2)封建王朝的最高当局在邸报上发布许多任免奖罚官吏的圣旨,恩威并施,驱使各级官吏为君主效忠。

①通过邸报上刊登的歌颂皇恩浩荡的大臣奏折,宣传君臣之道。

②通过邸报发布各种法令,使全国悉从君令。

③通过邸报来选登一些对封建王朝有利的材料,封锁一些消息。

5. 谈谈你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

【答案】(1)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新闻真实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 )、地点(where )、人物(who )、事情(what )、原因(why )和经过(how )都经得起核对。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2)理解新闻真实性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

①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消亡都是在相互联系中展开的。新闻报道要真实地反映一个事件,必须注意它的各种联系。要求新闻工作者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抽取事实,而不是带着固有的观点到现实中找例子,或者孤零零地表现一个事件。

②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

新闻真实性,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反映出整个现实的真实。要求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媒介的负责人从整个现实出发,审时度势,绝不漏报、瞒报重大新闻事件; 力图做到新闻报道的平衡。但要做到整体真实有相当难度,尤其是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估。

③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

本质真实有四种说法: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 全面反映情况; 正确的立场; 舍去假象、偶然性的事实,而必须报道真实、必然性的事实。这四种说法是不恰当、不科学的。

“本质真实”不能成为新闻真实性的衡量标准。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④真实与真相

“离我们最近的是真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报道真实的新闻不易,揭示事情的真相更难。记者应记住这句话,在报道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事件的发生,人们看得见、摸得着,而真相隐蔽在事件背后,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有许多事件,需要经过艰苦调查才能揭示真相。

(3)坚持新闻真实性的极端重要性

①只有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新闻的真实性直接关系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下作和人们的思想、日常生活。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来维护新闻真实性,细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个事实。

②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共产党走。

③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党的方针、政策,总是根据现实的变动,考虑到全面的情况来制定的。要使党的方针、政策为群众所理解、所接受,就要讲清道理,同时还需要把现实情况真实地全面地告诉人民,让人民和党一起来思考,人民才能正确理解它,自觉地去执行。

④只有坚持真实,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要取得受众的信任,最主要的是必须坚持真实,向人们说真话,向人民宜传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