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2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12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20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28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37
一、简答题
1. 简述新闻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答案】新闻是一种信息,但信息并不等于新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等同。
(1)新闻与信息的联系
①它们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其本源都是客观事实。
②它们对受众而言都具有未知性和针对性,都能提供某种新情况和新知识,满足受众某种程度的信息需求。
(2)新闻与信息的区别
①内涵不同。信息反映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一切状态,而新闻仅限于反映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新状态。
②外延不同。信息包括对客观事物所有的反映手段和认识结果,而新闻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手段和认识成果。
③传播手段和作用范围小同。新闻通过新闻媒介传向整个社会,能够调整和影响最广泛的社会公众的认识和思想,而信息传播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手段,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通过新闻传媒进行传播,都能公开面向整个社会。
2. 辨析:新闻本源即是新闻来源。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新闻本源和新闻来源是不同概念,前者侧重于新闻的实质,而后者侧重于新闻的出处。
(1)新闻本源是指新闻的根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新闻来源,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
因此,题中“新闻本源即是新闻来源”的观点是错误的,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3. 简述国家对媒介的管理。
【答案】国家对媒体的管理理念基于传媒业具有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双重属性。一般来说,
国家总是在确保国家利益、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再考虑传媒业利益。媒体具有公共性进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都得到一致认可。
(1)国家对传媒业的管理,一般包括三个层面:
①市场准入层面的管理,即出版、播出的许可证制度。
在绝大多数西方各国,纸质媒体的出版无须审批,只有广播必须获得许可证,并有一定期限,到时申请延期。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需要申请许可证。
②内容层面的管理。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刊发某些内容,比如煽动暴乱、泄露国家机密、隐私、侵权等。对广告的刊发同样有明确的规定。
③结构层面管理。最主要手段是各国出台《反垄断法》,严禁媒体市场的垄断,保持公平竟争,保持观点多兀。
(2)管理手段
①以美国为代表的完全商业化运行的体制,一般是以法律手段为主、行政调控为辅。
②以欧日为代表的双轨制运作体制,一般是法律手段和行政调控并重。很多政策直接影响到节目制作层面。
③以中国为代表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近些年虽然不断强调要依法管理媒体,但目前依然显示行政调控为主,法律为辅。
4. 简述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案】纵观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发展规律概括如下:
(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是新闻体制中的核心,决定了媒介的管理方式、运作方式以及和政府的关系。
从世界各国看,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基本上分为三种:私营媒介、公营媒介和国营媒介。
从国家制度上看,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除中国之外的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体制各有不同的特点。世界各国新闻体制都是从各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而形成的,由他们的政治、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介所有制主要为私营媒介,除中国外的部分发展中国家为国营媒介或公营媒介,而中国的媒介所有制则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有限商业化体制,即国有性质、企业化管理。
此外,世界各国的新闻体制同时也受到他们的文化传统的影响。
(2)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世界各地区的新闻事业总是如影随形地跟随着经济实力的兴衰而兴衰。生产力水平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是因为: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分工日益精细,人们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需求日益迫切,这就大大刺激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②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整个社会受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必然使读者群越来越大; 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广告越来越多,新闻事业容易成为国民经济中获利丰厚的企业,这就刺激了投资和扩大再生产; ④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为新闻事
业的发展提供日益先进的技术手段。
新闻事业随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因此,当人们构想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时,必须从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出发。脱离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去构想新闻事业的发展,那只能是一种空想。
(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了传播工具的特点
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能够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互相取代。而这种特点是由几种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各自所采用的媒介所决定的。每一种大众新闻传播工具,每一个新闻单位为了求得发展而不被淘汰,都需要扬长避短,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又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4)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
传媒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除了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外,还遵循它的自身规律。不断地适应受众的需要,这是传媒发展过程中一条起决定作用的客观规律。传媒的多样化,归根到底是为了适应各种各样受众的需要以及受众多种多样的需要; 传媒的任何改革,归根到底是由传媒和读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引起的,是传媒的需要这一客观存在作用于传媒的意识的结果。
(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在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新闻的体裁和新闻的写作力一法也同样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新闻体裁由简到繁的发展,除了受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欣赏习惯的制约外,它总是遵循大众新闻传播工具的特点,沿着更真实、更迅捷、更深刻地反映现实变动的方向发展,沿着便于读者阅读(收听、收看)、更吸引读者的方向发展。以更省的精力让读者获取更多的信息,以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使读者受到更大的影响,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6)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世界各国的新闻教育都是很晚才开始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新闻事业的初创时期,从业人员不多,无需教育部门成批培养。新闻事业又是门新兴的事业,凡事总是先有术后有学,要探索其中的规律,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尚待时间。另外,新闻工作的实践性强,又和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有相通之处,新闻从业人员可以从其他学科中转过来。这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新闻人才没有学校培养,而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办法把经验一代代传下去,从实践中学习新闻工作的基本技能技巧。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对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同时,社会日趋现代化,新闻报道手段的多样化,向新闻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师傅带徒弟的办法,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必须兴办专门学校来大量训练。新闻教育正是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这一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这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总之,对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的掌握,不仅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新闻工作,还能使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测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有效推动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