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鲁东大学社会心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答案】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会更加牢固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为: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増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自己选择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自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恋人的喜欢程度。

二、简答题

2.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答案】“亲社会”是指合乎社会道德标准,与“反社会”相对。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3. 你认为自我概念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具有怎样的联系?

【答案】就目前有关自我概念与中枢神经系统关系的研究来看,个人的自我概念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具有密切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当大脑右额叶的某个部分发生病变时,人的自我概念和性格可能发生巨大变化。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神经学家布鲁斯•米勒在费城美国神经病学学院会议上报告,他和同事经研究发现,位于人类大脑右额叶前部的某个区域,可能是人的自我意识中枢。

(2)米勒的研究表明,人体生物性紊乱能够破坏各种健全的自省和自我认知模式,人要保持自我意识,需要大脑右额叶正常发挥功能。虽然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作家、科学家都在无休止地谈论“自我”的概念,但直到最近人们才拥有可赖以研究“自我”的物理基础的技术。

4. 情感理想主义者期待不变的、无条件的爱,你怎样理解这种人际交往取向?

【答案】情感理想助于者期待不变的、无条件的爱,这种人际交往取向违背了人际交往基本的交互原则和功力原则,同时也违背了客观事物动静之间的辩证关系。

(1)根据人际交往的交互原则,对于同自己交往的人,应首先接纳、肯定、支持、喜爱他们,不然,在人际关系上会困难重重,甚至被别人拒绝。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

(2)根据人际交往的功利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虽然这种交换与市场上在买卖关系中发生的交换不完全一样,它不仅有物质品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

如情感、信息、服务等各方面的交换,但是,发生在人际交往当中的交换与发生在市场上的交换所遵循的原则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人们都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过程中得大于或至少等于失,不值得的交换是没有理由去实施的,不值得的交互关系也没有理由去维持,不然就无法保持自己心理的平衡。所以,人们的一切交往行动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对于那些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或得大于失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建立和保持;而对于那些对自己来说不值得,或失要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终止。情感理想主义者强调无条件的爱,由于只是单方面的付出,违反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不可能维持很长时间。

(3)情感理想助于者期待不变的爱,世界万物都遵循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辩证关系。人际

之间的关系也同样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人们不可能有完全不变的爱,只是变化的程度不同而已。

因此,情感理想助于者期待不变的、无条件的爱,从人际交往的原则角度来看,这是不现实的。

5. 当一个人经历了应激生活事件之后一定会发生疾病吗?

【答案】不一定。

研究者把应激的应对方法分为两大类: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来改变引起应激的事件和环境)和调整情绪的办法(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进行调整)。

(1)成功应对的标志

①应对行为成功的标准

a. 生理和生化的标准。如果个体通过应对减低了生理唤起,生理指数恢复正常,应对就被认为是成功的。

b. 个体是否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及恢复过程的长短。应激会干扰生活,因此如果应对能使人恢复正常生活,那么应对就是成功的。

c. 应对是否能减少心理应激和紧张

这是一个最常用的标准。如果某些不良的情绪能够通过应对得以减轻,应对就是成功的。 ②成功应对依赖的应对资源

a. 内部资源:包括应对方式和个性。

b. 外部资源:包括金钱、时间、社会支持。

(2)个体应对方式

①逃避和迎击

a. 逃避方式

如果生活中的问题是短期的、暂时的,逃避方式则比较有效。然而,如果问题反复出现或持续时间很长,逃避的方式就不太可取。

b. 迎击方式

对问题直接迎击的人对长期的问题应对得更好一些。这种人能够较好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然而,在对付暂时的问题上,他们可能存在更多的焦虑。

②情感的宣泄

a. 宣泄理论认为经历了创伤事件的人不应该压抑自己的情感,而要同别人交谈自己的经历和情感,这对心理健康和正常生活的恢复都是很有利的。

创伤性的事件使人长期不断地被有关这些事情的想法所困扰。如果能够向别人宣泄,就可以不再为那些纠缠不断的思想所困扰,也可以减少与之相伴的生理症状。

b. 心理学家潘尼倍克(Pemiebaker )认为同别人谈论一个事件可以使个体获得与该事件有关的信息,或者更多地知道如何应对那个事件,还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积极的反馈和感情上的支持。

c. 谈或写出一个事件的认知结果也是积极的,比如在写作或谈论时,个体可以对自己的思想进行组织和调整,或重新认识自己的经历。

③个性特征

a.A 型性格

A 型性格的人生活节奏较快,他们总是工作时间更长,加班时间更多。对慢节奏的行为很不耐烦,还喜欢同时做几件事情。他们常常能够取得很大成绩,对于所取得的成绩以数量而不是以质量来评价,而且常常会对工作

的数量感到不满意。

A 型行为与心脏病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当A 型行为的人遇到引起心理紧张的事件时,常常会表现出极高的生理唤起,然后是生理唤起的大幅降低,这种反应也许会对心血管造成损伤。不过这一假设尚未得到一致的证实。A 型行为中敌意这一因素对于心脏病的影响最大。

b. 内控性格

内控性格是一种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生活的个性特征。

卡芭莎考察了几种个性变量在应激事件后所起的中介作用。其研究结果表明:应激程度与疾病有着一定的相关。个性因素都与内控因素有关。如果要在应激的生活状态下保持健康,一个人必须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信心,积极参与周围生活中的活动,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和改变生活中的事件,有能力对付生活中的应激,使它们不会威胁自己的心理调整。

6. 竞争与合作有哪些主要的社会功能?

【答案】在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中,合作与竞争执行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二者的协同,才能使社会保持正常运转和得以发展。竞争与合作主要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竞争的社会功能

①竞争促进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美国与前苏联冷战时期的武器竞赛,归根到底属于生存竞争。这种竞争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②竞争直接导致了人们创造力与生产力的解放和市场的繁荣。自由竞争的机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发中国社会根本改观的基本机制。

③竞争具有鉴别人才、保护人才的作用。

(2)合作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