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631公共管理综合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政府的基本职能及具体职能。

【答案】政府的职能又称为行政职能,指的是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起的作用。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与之相对应的具体职能如下:

(1)政治职能。维护政治统治是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从而使政治职能成为行政职能的核心内容。政治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包括防御外来敌对势力的颠覆和侵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镇压国内敌对阶级的反抗,维护社会秩序,增进法制和民主等。具体来说,可以把政治职能分为以下几种:①保卫职能。政府通过征兵、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军事科研、国防工程建设等,提高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能力,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的完整,保卫国家的安全。政府还可以通过外交外事活动,联合国际上一切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加深本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②专政职能。政府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镇压叛国、分裂国家和颠覆政府的活动,惩办和改造各种违法犯罪分子,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各种行为。从方向上来看,专政职能主要是对内的,其目的是要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秩序。③民主职能。我国政府的民主职能,主要是提高行政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做到重大政情让人民知晓、重大决策让人民讨论; 疏通和不断增加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完善公民监督检查行政活动的机制。

(2)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全部活动,目的在于维护特定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繁荣。一般来说,政府管理经济的方法通常有三种: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在实际的国民经济运行中,政府应该针对经济事务的不同特点,灵活地把三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①行政方法即政府行政机关把一般行政工作的原理、措施、手段运用到经济事务的管理上来。它是从行政的根本属性一一执行国家意志的管理活动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管理经济的方法。它主要依靠从上到下的行政组织,通过运用行政手段的方法来实现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领导和组织,强调纵向的垂直领导关系和强制性是这种方法的两个显著特征。②经济方法是政府的经济行政部门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运动规律的要求管理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种方法。它有两个特点:依靠经济组织本身进行管理,运用反映价值规律的经济杠杆进行管理。政府运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从本质上说,是利用经济组织和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这一特质,组织、协调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③法律方法即经济行政部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国民经济的一

种方法。把经济事务有其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和规则,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固定下来,要求参与社会经济运动的各经济主体在各自的经济活动中严格遵守。国家经济行政部门在进行经济管理中必须运用这些法律规定,裁判经济活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社会经济生活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3)文化职能。文化职能也是政府行政职能中最古老、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其目的在于影响和控制公民的社会化过程,增进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并对公民的精神生活进行导向。政府文化职能又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其内容和实施方式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中都是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科学的和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根据这个日标,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制定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计划; 制定和颁布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 组织力量对重大科学技术项目进行协调攻关,统筹安排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组织科技知识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健全文化市场的管理体制,规范文化市场的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加强对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体育场馆、纪念馆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单位有效贯彻国家科教文卫体发展的规划、计划、法规、政策和经费使用情况;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加政府对科教文卫体等事业的投入,稳定和加强科学文化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

(4)社会职能。政府的社会职能在这里是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之外政府所具有的管理社会生活领域中公共事务的职能。它是通过专门机构对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事业进行管理,来保障和改善公民的社会生活。具体地说,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制定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监督和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有效使用; 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优良的社会服务;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强化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生产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及时收集、汇集、整理、发布和传递各类信息,促进信息畅通; 积极引导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愚昧落后和腐朽颓废的生活方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基本职能,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开来的,而是一个相互制约、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 简述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答案】(1)管理层次是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这应由行政机关的工作量来决定。层次过多,公文履行,手续繁杂,官僚主义滋生,不仅不利于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和职能的发挥,不利于信息沟通和传递,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则力; 层次过少,事务集中于几个领导者或单位,也可能使行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因此,行政机关的层次必须适当。在行政组织中,一般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行政组织权力山高层

向基层递减,高层一般具有最高决策权,基层主要拥有执行权,中层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管理幅度是指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上级领导者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工作人员的数目。它如挂钟的摆幅一样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大或过小都将影响管理的效能。

(3)管理幅度与层次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幅度与层次成反比例。加大管理幅度,层次就相应减少; 相反,缩小管理幅度,则层次相应增多。因此,管理幅度与层次是影响行政机构形态的决定性因素,两者必须同时兼顾,做到幅度适当,层次少而精。

3. 简述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行政机关立法权力配置。

【答案】立法权是立法主体依法行使的制定、认可、解释、补充、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权力,表现为调整各类社会关系的综合性权力体系。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行政机关立法的权力配置,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委间,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同级人民政府间,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同级市人民政府间立法的权力配置。

(1)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行政机关间立法权力配置的依据

在我国,对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行政机关间立法的权力进行配置,主要依据的是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后者主要是指宪法、立法法、组织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专门授权的决议。

(2)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行政机关间立法权力配置的具体内容

从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的目的出发,从应然的角度,对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行政机关间,立法权力配置的具体内容界定如下:

①国家专属立法权的配置及其行使。确定国家专属立法权,既不能过窄,但也不能过宽。凡涉及维护国家统一以及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所必须绝对统一的事项,都应是国家专属立法权的范围。国家专属立法权所涉及的事项,在法律形式上,只能制定为法律。根据我国《立法法》第8条规定,国家专属立法权所涉及的事项范围概括如下:

a. 涉及国家主权方面的事项。国家主权即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利。包括国家领土、国防、外交、国籍、中国公民出入境和外国人人出境等方面的制度规定。

b. 涉及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权利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事项。

c. 涉及国家和国家机构的一些基本制度方面的事项。

d. 涉及民事基本制度的事项。

e. 涉及有关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的事项。

f. 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只能由国家基本法律规定,其他规范性文件无权规定。

g. 涉及犯罪与刑罚方面的事项。

h. 涉及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方面的事项。

i. 涉及诉讼和仲裁制度方面的事项。

j. 涉及必须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