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1公共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何谓公共部门,你是如何认识公共部门存在的正当性的?
【答案】(1)公共部门的含义
公共部门是指一种与私营部门相对的重要组织形态,其是公共、政治决策的结果,而不是市场运作的结果; 其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范围与种类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愿望决定的,而是由政府机构决定的,在民主社会,是由公民的代表来决定的。公共部门是建立在权威关系之上的。公共部门的显著特征在于其拥有对一切人或权利要求的权威,这种权威具有普遍性和惟一性。公共部门是公共经济活动的重要经济主体,包括政府、公共企业、非营利性经济组织(例如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民间社会团体等。其中,政府是公共经济部门的最主要成员。
(2)公共部门存在的正当性
①市场机制导致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要求是以竞争因素与产品市场的条件为依据,这意味着自由地进入市场而小存在障碍,要获取这此条件,就需要政府的调节或其他措施。
②在由于成本降低而使竞争变得无效的地方,也需要政府调节。
③没有政府所提供的法律结构的保护与执行,则市场活动所需要的契约安排和交易就会无法存在。
④某些具有生产特点或消费特色的货物,即使排除了竞争上的障碍,也无法通过市场得到供应,发生的外在性问题需要公共部门解决。
⑤因市场体制与通过财产继承权转移而导致的收人和财富分配,须进行社会价值的调节。 ⑥市场机制,尤其在一个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中,未必带来高就业率、稳定的物价水平和社会期望的经济增长率,要达到这些目标,则需要公共政策。
2. 目标管理在公共部门的应用有何限制?
【答案】日标管理在公共部门的限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日标管理在封闭体系的组织中较易管理,但对于变动而且难以预测的动荡环境则不易使用。因为此时日标往往难以设定。
(2)目标管理存在信任问题。在传统行政组织中,日标往往是高层领导制定的,一般人员很少有参与机会,在执行过程中,一般人员也少有裁量权,目标管理要打破这种状况,也是不容易的。
(3)公共部门的目标往往比较模糊,不易量化,其结果也不容易衡量。
(4)公共目标的制定过程,并非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而是一个政治过程,往往充满了多元目标的冲突。
(5)目标管理的实施对以一年为周期,这种强调短期目标的管理,可能忽视了组织长期目标
发展的规划。
3. 简述豪斯途径目标理论的基本命题和行为架构。
【答案】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基本上是根据弗洛姆所提的期望理论引申而来,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即为:激励受个人达成任务的努力程度与欲望的影响。豪斯因此认为领导者的主要功能在于影响部属的偏好与预期,假若领导者能够增进部属对达成目标的偏好,以及祛除部属采取行动以达成目标的各种障碍,并增进预期达成的几率,将会使部属更努力工作,并使部属有较高的满足感及较佳的工作成果。豪斯认为,领导者的激励功能,包括对于部属工作目标的达成,增加个人报偿,并且澄清途径,减少阻碍或陷阱,使部属易于通过途径以获得报偿,同时在例行上增加个人满足的机会。
(1)基本命题
①领导者的功能为一辅助功能,亦即领导行为应能为部属所接受,并使部属认为领导是员工满足的来源. 同时亦为员下将来获取满足的下具。
②领导行为对部属士气之激励,其影响是由情境所决定的,此‘情境包括部属的特性与工作环境的特性。
(2)行为框架
,即对部属的行动予以计划、组织与协调。 ①工具行为(instrumental behavior)
,对部属需要的满足,给予支持性的考虑与关心。 ②支持行为(supportive behavior)
,领导者与部属分享情报. 征询部属意见,并运用部属的构③参与行为(participative behavior)
想与建议,以达成团体决策。
,领导者为部属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期④成就导向行为(achievement-oriented behavior )
望部属有高水准的工作表现以及不断地寻求改进。
4. 非营利组织对公共管理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
【答案】非营利组织对公共管理提出的挑战主要包括:
(1)公共行政与管理意涵的扩大。公共行政与管理不再是政府单方面行使权力实施治理的过程,而是整合包括非营利组织的更多民间自愿,实现对社会的良好治理。
(2)公共管理的价值。公共管理不仅仅要重视效率、经济、效能等问题,更要重视“公共性”问题。
(3)对公共服务的强调。传统上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比较重视控制,重视管制,而缺乏公共服务的精神,而非营利组织是一个以服务为导向的组织,这值得公共组织学习。
(4)设计更民主、开放的公共组织。非营利组织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于信息的共享,强调权力的非集中化,强调自主负责,强调参与和对话,强调合作,强调学习和创新,这些恰恰是政府组织所缺乏的。
(5)参与机制的建立。公共管理部门如何建立有效的参与渠道,将非营利组织的热情引导到公共事务的治理方面,值得研究。
5. 分析公共部门服务绩效的一般评估指标。
【答案】绩效管理是指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最核心的环节莫过于绩效评估,而绩效评估最困难者莫过于确立衡量的指标体系。
(1)从理论上讲,建构绩效指标,可以使用一个包括下面四个方面的模式:①输入,包括提高服务所需的资源,如人员、物力、财政; ②过程,包括传送服务的路途; ③输出,即组织活动或提供的服务; ④结果,是指每一个产出或服务所产生的影响。
(2)政府绩效的一般评估指标
①经济
在评估一组织的绩效时,首要的间题便是:“某组织在既定的时间内,究竟花费了多少钱? 是小是按照法定的程序花费金钱? ”这是经济这一指标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经济指标是指组织投入到管理项目中的资源水准。经济指标关心的是“投入”的项目,以及如何使投入的项目作最经济的利用。即经济指标要求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经济指标并不关注服务的品质问题。
②效率
a. 效率要回答的问题是:“机关或组织在既定时间内,预算投入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效率指标通常包括:服务水准的提供、活动的执行、服务与产品的数目、每项服务的单位成本等。如医院可以计算病人求诊人数; 图书馆可以衡量借书册数; 大学可以用学生接触老师的时数衡量其成果。因此,效率简单地可以理解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率关心的是手段问题,而这种手段经常以货币方式加以表达与比较。
b. 效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生产效率,它是指生产或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另一类是配置效率,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利害关系人的不同偏好。也就是讲,在政府部门所提供的种种项目中,如国防、社会福利、教育、健康等,其预算配置比例是否符合民众的偏好顺序。经济学家所讲的帕累托最优就是指资源的配置能否产生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当供应者和制造者都有相当数目时,市场本身就具有这种达到最适境界的机能。不过,如果消费者没有太多的选择时,能否达到帕累托状态,则是一个问题。
③效果
a. 以效率作为衡量指标,仅适用于那些可以量化的或货币化的公共产品或服务,而许多公共服务性质上很难界定,更难量化,而分配效率亦不易理解。在此情况下,效果便成为衡量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效果关心的问题在于:“情况是否得到改善? ”这样,效果通常是指公共服务实现目标的程度,又可称为公共服务对于标的团体的状态或行为的影响,如福利状况的改变程度,使用者满意程度,政策目标的成就程度等。
b. 效果是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通常以产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加以衡量,效果关心的是“目标或结果”。效果可以分为两类:①现状的改变程度,例如国民健康状态、水质的净化程度、道路的耐用程度; ②行为的改变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