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科技大学货币金融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激励相容(incentive-compatible )
【答案】激励相容约束,即给定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在任何激励合同下,代理人总是选择使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动,因此,任何委托人希望代理人所采取的行动,都只能通过代理人的效用最大化行为来实现,也就是说,只有代理人“这么做”的期望效用要大于“不这么做”的期望效用,代理人才会“这么做”。
2. 金融自由化
【答案】金融自由化亦称“金融深化”,是“金融压制”的对称,主张改革金融制度,政府改变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増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分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减少对外资的依赖,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形成金融资产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的目的。金融自由化的标志是金融资产増长超过经济増长,金融相关比率不断提高。这是美国的两位经济学家罗纳德壶金农和爱德华•肖,针对当时世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而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在1973年分别出版《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部专著中首先提出的。
3. 再买回交易(反向回购协议)(matched sale-purchase transaction, reverse repo)
【答案】反向回购协议实际上与回购协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是从资金供应者的角度出发相对于回购协议而言的。回购协议中,卖出证券取得资金的一方同意按约定期限以约定价格购回所卖出证券。在反向回购协议中,买入证券的一方同意按约定期限以约定价格出售其所买入证券。从资金供应者的角度看,反向回购协议是回购协议的逆进行。
4. 补偿余额(compensating balance)
【答案】补偿余额又称补偿性余额,是指银行在发放工商业贷款时所要求的一种特殊的抵押。在这种安排下,取得贷款的企业必须在其银行支票存款账户商保留某一最低规模的资金(补偿余额)。当企业违约时,银行可用这 些补偿余额来弥补部分贷款损失。除了发挥抵押功能之外,补偿余额还将提高贷款偿还的可能性,因为它有助于 银行进行监控,从而使道德风险降至最小。特别是,要求借款者使用其在该发放贷款的银行的支票账户,这家银行就可以观察企业的支付活动,由此可以得到大量有关借款者财务状况的信息。对银行来说,借款者支付过程的 任何重要变化都提供了一个信号,促使银行进行调查。所以,补偿余额安排使得银行能更容易地对借款者进行有 效监控,因而它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5. 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
【答案】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规模经济分为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内在经济是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外在经济是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扩大而使得个别厂商平均成本下降或收益増加。根据形成外在经济的原因,可分为技术性外在经济和金融性外在经济。技术性外在经济是指由于行业的发展,个别厂商可得到修理、服务、运输、人才供给、科技情报等方面的非货币因素的便利条件而引起的外在经济。金融性外在经济是指随着行业的发展,使个别厂商在融资等货币方面受到了影响而发生的外在经济。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企业规模扩大后使得劳动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技术因素是指规模扩大后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
6. 通货紧缩
【答案】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 它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等要素减少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 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等现象。
通货紧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 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 或现实经济増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 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 则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通货紧缩的特征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与普遍地下跌。这个物价水平, 严格说来应包括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及商品和服务在内的价格指数, 但碍于统计上的局限性, 一般在国内用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 在国外用消费价格指数(CPI )作为度量指标。如果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零值以下, 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 人们通常在理论上就将其界定为典型的通货紧缩。
7. 当期收益率(current yield)
【答案】当期收益率是到期收益率的一种估计值,它等于年度票面利息除以债券的价格。当期收益率被定义为每年支付的息票利息金额除以债券价格:
其中,=当期收益率,P=息票债券价格,C=息票债券年利息金额。
当期收益率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债券价格越接近于债券面值,债券期限越长,当期收益率也就越近似于到期收益率;债券价格越远离债券面值,期限越短,其近似性越差。不管当期收益率是否是到期收益率的良好近似,当期收益率的变动总是表明到期收益率的同方向变动。
8. 长期货币中性(long-run monetary neutrality)
【答案】长期货币中性是指在长期中,货币供应量的一次性、一定百分比的上升,将被价格水平相同比例的上升所抵消,从而使实际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其他所有实际经济变量保持不变。
二、简答题
9.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什么?LM 曲线是怎样得到的?请画图说明。
【答案】(1)所谓货币市场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时的状态。假定m 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 M 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 P 代表物价水平,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推导出LM 曲线的表达式:
左下向右上倾斜的。
从这个等式中可知, 当m 为一定量时, 增加时, 必须减少,
否则不能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
是货币的投机需是货币的交易需求(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
它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或以Y 为横轴, r 为纵轴所画的LM 曲线是由
求, 它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因此, 国民收入增加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时, 利率必须相应提高, 从而使货币投机需求减少, 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反之, 收入减少时, 利率必须下降, 否则, 货币市场就不能保持均衡。
(2)LM 曲线实际上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 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这个推导过程, 西方学者也常用下面这样一个包含四个象限的图来表现。
图 LM 曲线推导过程
象限(1)中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
币。由于所以或 象限(2)则表示当货币供给为一定量时, 应如何来划分用于交易需求的货币和投机需求的货那条和纵横轴都成45度角的直线就表示这种关系。
象限(3)的曲线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
象限(4)表示与货币市场均衡相一致的利息与收入的一系列组合。包含了以上三个象限的内容。这样, 将一系列使货币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点连结起来, 就描绘出LM 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