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传媒经济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之广告学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名人广告被经常运用?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名人广告被经常运用的原因有:
①能够增加注意率和知晓度
名人广告能够充分利用代言人的知名度,利用品牌与名人之间的某种联系,迅速拉近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引起广告受众的注意,扩大知晓度。
②能够产生从众效应
名人在特定的范围或领域当中拥有大批的拥护者甚至崇拜者,用名人为品牌代言,利用受众对成功人士的崇拜心理,可激发他们效仿名人的消费行为,产生积极的品牌态度与较高的购买意向,从而刺激产品销售。
③能够增大产品的附加值
名人自身的魅力会为品牌增加独特的附加值,丰富品牌的形象,使品牌增加身价。代言名人的身份、地位、个性、品位,很容易就会被转移到消费者对企业的认识与评价中; 名人的人格魅力通过广告代言活动延伸到产品品牌之上,可使品牌获得附加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④能够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请名人做品牌代言,一般费用比较昂贵。但如果选择的名人正确、恰当,所获得的效益远大于投入。美国、日本等广告发达国家,一直坚持邀约名人做广告,就是因为其市场回报率相当高。一些国外品牌进入我国市场时,注意选用我国的一些明星做广告,利用其在中国的知名度,很快打开了我国的市场。虽然出价不菲,但得到的收益却很高。
(2)选择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密切关注名人的美誉度
判别名人更重要的是他的美誉度,即其是否在社会中构建了美好形象。一选择名人特别是明星代言广告时,必须对他们的公众形象、责任心、亲和力、个人操守、为人处世原则及其在业界的口碑和声誉等进行长期、填密的考察,绝不能仅看到知名度而忽视其美誉度。
②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可信
名人在广告中对有关商品信息进行证实、示范,对其功效进行演示、陈述,虽然有一定情节、有表演的成分,但所有的内容都要求真实可信,不能虚构造假。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演员自身的真实性; 二是演示内容的真实性。由于名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广告如向受众传递虚假信息,其危害性更高。
③防止名人运用无边界
广告演员具有特定的角色形象,而受众往往是通过名人的形象特征和个性特点等来认识、记
忆广告所指向的产品的,如果一位名人过多地拍摄各种品牌的商业广告,就会淡化他(她)与某一特定品牌的关系,降低广告对消费者的冲击力,导致受众广告信息接收的混乱,会削弱消费者对代言人的信任并影响广告内容的可信性。
④保持广告风格的连贯性
为避免消费者产生厌倦心理,广告主一般不会长期运用同一位名人作为品牌代言人。选择新的代言人,必须注意保持原有风格的延续性,避免出现落差、断裂现象。应确保代言人形象与品牌形象的统一,不断用相同的信息刺激受众的视听感官,强化记忆。否则,会稀释已有的品牌个性,模糊既定的品牌位置。
2. 如何理解作为广告受众的消费者?
【答案】广告受众是广告传播的客体,是广告作用的对象。在广告传播活动中,广告受众扮演着社会成员、消费者、媒体受众等多重角色。
(1)作为广告受众的消费者,是市场活动中的核心。企业组织生产、开发产品和劳务,都是以广大消费者为中心,为消费大众服务的。为了满足个人生活的需求,消费者需要进行消费活动,也希望得到商品、劳务等种种信息,广告传播便是消费者获取有关信息的最有效手段。同时,消费者也是广告传播理想的沟通对象。只有作为消费者的广告受众才是有意义的。
(2)对作为广告受众的消费者来说,广告会影响消费者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引导消费者趋向广告主企业预期的日标。但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扩展,消费欲望的增加,以及消费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又促使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革新,广告策略的调整,广告信息质量的提高。
3. 如何考察各类广告媒体? 影响广告媒体计划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在对各类媒体的考察评估时,首先进行总体分析,然后进行不同媒体的具体分析。总体分析主要分析的内容有:
①普及状况和受众成分
a. 要看某一媒体或节目的影响程度,包括发行或覆盖的区域,受众规模、成分等。这是对媒体或节目基本情况的了解认识。
b. 要看广告目标消费者与媒体所覆盖的受众相交联系的程度,也就是媒体(节目)可能被广告的目标对象触及的程度。
c. 要看媒体被接触的程度,即媒体被受众阅读、收看、收听的状况。
②媒体使用条件
a. 购买媒体的广告时间或空间(版面)的难易程度,购买手续和过程是否简便易行。
b. 媒体对于传递广告内容信息的表现程度。
c. 媒体制作广告的水平、风格,也会对广告传播效果产生影响。
③媒体相对广告费用
④媒体的传播效益
(2)不同媒体的具体分析
①报纸和杂志
a. 普及状况和读者阶层。主要考察了解发行量、发行范围、销售方式(如自办发行、邮局订阅、街头零售)、读者对象等方面的情况。
b. 阅读状况。各个版面可能被阅读的情况。
c. 使用条件。印刷媒体对广告的表现力如何。
d. 相对广告费用。用购买版面所需的广告费除以报纸或杂志的发行量,然后进行比较,看是否合理合算。
e. 传播特点比较后的效果评价。
②广播和电视
a. 装置普及状况。看广播电视发射覆盖的情况,影响哪些地区,什么范围; 掌握家庭拥有收音机和电视机的普及情况; 了解其他收听收看的状况,如交通工具附设收音机或电视机装置的比例,汽车、火车、飞机、船舶乘客等如何收看(听)广播电视。
b. 听(观)众状况。
c. 媒体购买。广播广告费用较便宜,而电视广告价格较昂贵; 但都需要多次购买、多次播出才能产生传播效果。
d. 适应性。广播不太适宜做说明性广告,电视广告更能促进目标受众的认知。
③各类促销媒体
交通广告、销售点广告、直接广告、户外广告等,都各具特点,也要进行具体分析,恰当加以运用。
(2)影响广告媒体计划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①外部因素:a. 产品的特点; b. 目标市场的特点; c. 经销系统的特点; d. 竞争对手的特点; e. 广告文本的特点; f. 广告预算的内容。
②内部因素
a. 购买费用。这是媒体选择不可逾越的一条控制线,购买费用必须符合预算的要求。
b. 传播效益。应把效益作为选择衡量媒体的重要标准。争取最好的传播效果。
c. 可行性。根据媒体自身的传播特点,看媒体对广告文本和推出方式的适用程度如何。
d. 寿命。媒体的寿命,是指媒体推出广告信息持续触及受众的时间长短。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体,其寿命长短不一。
e. 灵活性。是指在某一媒体上推出广告的可以修正调整的程度。
f. 协调性。主要是看媒体同其他营销环节相互配合的程度。
4. 结合实际评析广告管理的几种方法。
【答案】广告活动既有别于其他经济活动,也有别于新闻等信息传播活动,这就形成了适应广告活动的管理方法,主要有法律、行政、经济、以消费者监督为主的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道德教育等方法。
(1)法律管理。1995年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及1987年10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