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中等师范教育,现状,问题,改革,对策

  摘要

  做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渠道,我国中等师范教育走过了艰难、曲折而 又充满辉煌的百余年风雨历程,积累了值得继承的经验,为我国小学教师队伍建 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的重大调整, 小学教师由中师培养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小学教师大专程度培养趋势已成定局, 中等师范教育受到高等院校扩招和学龄人口锐减的冲击,生源和办学质量受到挑 战。中师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在哪里?中师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应该以怎样的心 态和风貌去面对“转型期”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调查走访,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资 料,以及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本文提出:中等师范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必须根 据国情、省情、地情、和校情,严格掌握标准和尺度,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中 等师范学校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抓住机遇适时在体制等方 面进行调整,以积极的姿态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本文分三部分做了具体论述: 第一部分,阐述了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中等师范教育自创立 起,几经坎坷,最终发展壮大起来。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机构已形成规模;中等师范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取得了 重大进展;培养大专程度小学教师的试验工作进一步展开;全面实行布局调整, 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我国中等师范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首 先,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使更多人能接受到高等教育,使人才市场对人才学 历层次的要求更高,对中师生的招生与就业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其次,学龄人 口的锐减使小学教师总体饱和、过剩,对中等师范的招生与就业又是一个严峻的 挑战。再次,中等师范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低,表现为职业能力不足、敬业 意识不强、优秀教师外流严重。第四,一些中等师范学校的办学条件达不到标准。 第五,中等师范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方法及手段陈旧,不利于培养新型高素 质的小学教师。 第三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我国中等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对策:第 一,比较发达的地区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过渡。具备条 件的中等师范学校与其他院校合并,或举办五年制大专班,或实施“3+2”办学模 式,以培养大专层次的小学教师。第二,向中学转轨,扬长避短,寻求新的生长 点。第三,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继续重点办好一批中等师范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增加学生教育实践课程时间,改革招生与分配制度,以保 证那里的小学合格师资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