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七子派的文学理论是明代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整个中晚明 (甚至清代)的文学理论都受到它的影响。因此,七子派文学理论不仅在明代文 学批评史上,乃至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是 引起争议极大、产生歧义极多的一项课题研究,因此,研究七子派的文学理论具 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文试图从文论与思想史交叉研究的方向入手去研究七子派的文学理论,这 种交叉研究并不仅仅只是套用哲学概念、借用哲学语汇来阐释文论,两者之间呈 现的是一种复杂的双向流动性。七子派文学理论与阳明心学的发展几乎同步,作 为明代文学领域内与思想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学说,二者之间必然有着内在 的联系。如若通过阳明心学去审视七子派的文学理论,通过七子派的文学理论去 返观阳明心学,则更具有学术价值。 但是,到目前为止,在七子派文学理论的研究中,对于七子派的文学理论与 阳明心学的关系研究是不足的:缺少二者之间的结合研究和综合研究,并且缺乏 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具体研究,造成了这一方面研究相对比较滞后的局面。因此, 笔者选定“七子派的文学理论与阳明心学的关系研究"这一论题作为硕士论文研 究对象,以七子派的文学理论与阳明心学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阳明心学对于七 子派文学理论的建构和解构作用,去审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使七子派的文学理 论得以本质的还原。 大致来说,本文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对于七子派文学复古理论的再认识。这主要是针对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中对于七子派文学复古理论的传统偏见而发,为的是凸显七子派文学复古理论的 真实意义。这一部分通过对于七子派文学复古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分析,揭示了七 子派文学复古理论不同于其他文学复古理论的独特性,并进一步揭示了七子派文 学复古理论的核心理论——“重情”说。 二、阳明心学对于七子派重情理论的影响。在这一部分,笔者着重论述了七 子诸人对于诗歌情感特征的重视,对于真情的追求,并分析了七子派重情理论产 生的根源:即在文学领域对于宋诗,在文化领域对于宋学,特别是程朱理学的反 动。并着重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阳明心学对于七子重情理论的影响:(1)早期“心 即理”时期对于七子派重情理论的建构作用;(2)中晚期“致良知”时期对于七子派重情理论的建构作用。 三、阳明心学对于七子派重视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影响。对于民间文学与 通俗文学的重视与提倡是七子派文学理论的另一特征。通俗文学、民间文学历来 不被文人所重视,但却受到七子派的重视与自觉提倡。笔者通过具体的史料,论 证了七子诸人对于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重视,并对这一特殊现象进行了深入的 剖析:七子派重视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受到了阳明心学兴起后所带来的世俗化倾 向与平民意识的影响。 四、阳明心学对于七子派文学理论的消极影响。即阳明心学对于七子派文学 理论的解构作用。在这一部分,笔者论述了在阳明心学的影响下,以“末五子” 为代表的七子派后劲,首先产生了自省自悟,并且在对原有观念的反思中,使七 子派的文学理论走向了分化瓦解与新变。 通观全文,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七子派的文学理论与阳明心学相结合研 究,深入探讨了后者对于前者的影响作用:既从正面论述了阳明心学对于七子派 文学理论积极地建构作用,又从侧面分析了其对于七子派文学理论的消极作用。 运用文论与思想史交叉研究的方法,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