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兴则国兴。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既是教育发展 的本质要求,也是教育适应综合国力竞争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三代领 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根据中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从中国 的具体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素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丰富和发展马克 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研究他们的素质教育思想,总结经验教训, 对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 保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推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素质教育是根据人和 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 者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的 教育;是以促进受教育者的素质全面、协调、主动、最优发展为基本目标的一 种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水平为最终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特征在 于它的全面性与多维性。 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三代领导人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毛 泽东从 “三育并重”教育理想的提出,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确 立,其主线是从提高人的个体素质,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这既是对我 国教育事业目标的质的规定,也是对教育功能的本质要求;既是对每一个受教 育者提出的希望和目标,也为我国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规格。邓 小平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 既表现了他在继承毛泽东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上的坚定性,又体现了他对毛泽东 这一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同时,“四有”标准又是邓小平在新形势下对国民素质 要求作出的一种具有社会时代特征的新概括。江泽民结合新世纪的新特点,进 一步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从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 “五个成 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到“素质教育宗旨论”、 “创新能力重点论”、“思 想政治教育灵魂论”的著名论断,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素质教育整体的基本框架。 三代领导人继承经典,开创未来。从毛泽东素质教育思想,到邓小平素质教育 理论,再到江泽民关于素质教育的重要论述,贯穿了一条主线,这就是素质教 育是全部教育的基础和灵魂。论文第三部分是对三代领导人素质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三代领导人的素质教 育思想从理论体系上具有共同性,同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 教育思想体系;从理论基础的科学性上,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服 务方向的人民性上,都着力于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素质教育思想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脉相承的,是继续和发 展的关系。邓小平、江泽民对素质教育问题的重要思想和论述,既有对马克思 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说的继承,又有总结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经 验而做出的发展与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 论文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学习三代领导人的素质教育思想的几点启示。通过 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加深了对素质教育的进 一步理解,对其涵义可以有一些新的阐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教育理论, 也是伴随着人类教育进入现代化阶段而产生和发展的。它相对于现行教育,是 先进的教育理念,带有明显的改革和进步的意义;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两者 的统一,转变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的统一;素质教育是一个 动态的概念,一方面,一个人的素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学习和社会实 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 不同的;素质教育要有一个好的环境。 几点启示: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搞好素质教育的根本;造就高 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使全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是搞好素质 教育的重要保证;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认真贯 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教育注重人 才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我们要按照素质教育观, 围绕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 和培养模式,改革我们教育、考试、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 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行动纲领,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努力创造中国教育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