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618公共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成本效益分析
【答案】成本效益分析法,又称费用效果分析法,是规划与采购工程系统或设备的一种方法。它起源于二次大战后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后,这种方法广泛流行于各工业部门。在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被称为“政策运行成本”,它既包括直接的实际耗费,也包含间接的财富损失。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政策评价时,可借助于成本效用曲线,以成本为自变量,用x 表示,以效益为因变量,用y 表示,即横轴表示成本,纵轴表示效益。
2. 公共政策环境
【答案】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凡是对公共政策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因素皆可归为公共政策环境。
公共政策环境可以划分为一般环境和工作环境两类。公共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进一步可以划分为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等。一般环境是政策系统存续和运行的基础,对政策系统的组织特性和功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是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的宏观背景和总体性框架。工作环境是一般环境中的不同部分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聚合,具有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等特点。即一般环境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依赖公共政策主体对其加以观察、识别、理解和寻找。
3. 公共政策法律化
【答案】政策法律化,又称政策立法,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为法律。政策法律化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活动,政策法律化的主体有两类:①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 ②享有委托立法权的行政机关。
4. 政策方案优选
【答案】政策方案优选,又称政策方案的抉择,是指决策系统对政策方案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之后,选择或综合出一个最理想的方案的过程。政策方案优选的标准主要包括效益、效率、充分性、公平性、回应性和适当性标准。
5. 系统决策模型
【答案】系统决策模型是由美国政治学家D. 伊斯顿提出来的一个决策分析模型。他针对传统政治学单纯从制度的静态分析进行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动态的、研究政府运行过程的政治系
统论。伊斯顿认为:
(1)政治系统是指相对关联的结构与过程所形成的团体,其功能在于为某一个社会提供权威性的价值分配。作为一个系统,它为了适应外在环境所产生的环境压力,必须随时采取对应措施,作出必要的决策。
(2)环境中所产生的影响政治系统稳定的压力为投入; 环境则是指被界定为政治系统的界线之外的任何条件或情境。
(3)政治系统的产出是系统的权威性价值分配,以及这些分配所构成的公共政策。系统决策模型视公共政策为政治系统的一种产出。系统概念的内涵,为社会中一套可认明的制度与活动,其功能在于将需求转换成权威的决定,这个决定需要获取全社会的支持。同时系统的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可以不断地反应环境的压力,因为系统为了生存不得不适应环境的各种变迁。
总之,伊斯顿的系统分析模型从一个动态的视角,生动地描述了涉及政治决策过程的各种因素,即系统、环境、需求与支持的投入、转换过程、产出的政策以及反馈等,并且描述了这些因素在整个政治运行过程的位置,为科学地认识政治过程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概念工具。
6. 效用分析
【答案】效用分析是风险型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利用效用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对风险和收益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决策的方法。在一般的决策问题中,决策者对方一案的选择通常是比较不同方案的期望货币收益值的大小,然后选择其中的较大者为最佳方案。但在许多场合,情况井不是这样,最佳方案的选择往往因决策者的价值判断不同而异。在不同风险的情况下,对同等收益,决策可能不同; 在同等风险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也不同,其决策也将不同。
二、简答题
7. 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达到政府服务品质的提升?
【答案】在现代社会中,产品(服务)的质量是组织生存的重要因素,是创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元素,也是组织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
(1)实现提升政府品质的途径一一全面质量管理
提升产品质量已成为全世界政府及企业的热门话题,需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全面质量管理(TQM )}是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的方法,针对组织运作的过程加以改良,致力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以及顾客需求的满足。TQM 主要是指组织整体的发展过程,亦即,这个过程必须被卜层管理者所接受与支持,并汇集全体人员的努力,通过组织的每一个界面加以贯彻。TQM 的本质在十使组织全体成员均能深深地投入,并赋予其活动以持续性地改善产品与服务的品质,进而追求顾客的满意。
全面质量代表着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
①价值观点:着眼于长期,以顾客的满足为中心;
②管理态度:员工是宝贵资源,更是重要顾客;
③组织文化:重视集体成就,培养员工能力,追求顾客至上;
④关注重点:组织所有活动;
⑤资源管理:以品质管理系统持续改善工作的质量;
⑥问题解决:团队处理;
⑦工作设计:强调弹性与创新;
③绩效评估:重视团队目标,由顾客、同事与领导共同考评;
⑨沟通方式:多向沟通;
⑩薪资设计:针对团队表现,物质与精神并重;
(2)全面质量管理的运作
组织如何运作,特别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造就质量的文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层人员的领导与支持。高层人员必须直接积极的投入,为建立一个致力于质量改进的环境而努力;
②通过战略性规划,促进组织集体改善质量的持续性努力;
③以顾客为导向,了解内外顾客的需求;
④通过教育与训练,促进对质量的价值共识;
⑤组织中的政策、规则及流程是用来协助成员更」偷决地有效工作的,充分给每一个成员授能;
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及沟通;
⑦强调团队合作;
⑧肯定和赞赏个人和团队的工作绩效;
⑨高度的土气;
⑩强调事先的预防而非事后的检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8. 选择方案的一般性方法有哪些?
【答案】对备择方案进行分析的内容,可依据不同的政策问题与目标来确定,原则上讲选择方案的一般性方法有:
(1)经验分析归纳以往政策成功的经验或教训,支持、补充或否定已有方案,特别要注意总结以往或目前正在实施中的有关政策的效果。
(2)抽象分析
抽象分是指利用抽象思维,抽取分析方案中各个主要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它反映方案的本质,如模型方法就是其中之一。
(3)比较分析
在不同方案有可比性,并且具有稳定的比较标准时,可以通过对比,充分认识各个方案的优劣。
(4)因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