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618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置信区间

【答案】虽然希望抽样误差越小越好,但误差总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某个样本统计量能否用来估计总体参数,取决于公共管理者对抽样误差的精度要求。公共管理者可以根据样本给出一个随机范围,这个范围以某种可以接受的概率保证对参数估计的正确性,即总体参数以某种概率包含在这个范围内。这个范围被称为置信区间,可以接受的概率被称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通常记为1-α(α为一个较小数)。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如果已知总体标准差。,则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分位值,是均值标准误。。其中,是样本均值

是正态分布函数在上的被称为置信区间下限,被称为置信区间上限。

2. 相互影响矩阵

【答案】相互影响矩阵是指为克服特尔菲法的缺陷,充分描述或说明被预测的各个项目之间的支持和排斥作用,从而实现对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的一种方法。条件概率的计算在相互影响矩阵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条件概率考虑到当一给定事件发生时,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这反映了两事件间的某种关系。事件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矩阵表来实现。虽然在预测中,会涉及到若干个变量与关系,计算也极其复杂,但借助于相互影响矩阵,可以求得它们之间的影响,进一步修正各事件发生的概率。相互影响矩阵法可用于确定一系列事件(A 1, A 2...A n )及其发生概率(P 1, P 2...Pn )之间的变化关系。若需要评定有关某一事件的各种预测方案时,可以用相互影响矩阵法调整它的概率。

3. 优序图分析

【答案】优序图分析是指一种用矩阵图示的办法分析各因素(条件)对目标(项日成败、服务质量)的重要程度,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即把那些复杂的比较与选择方案问题,转化成两两比较,以便于分析。

4. 政策议程

【答案】公共政策议程是指某一引起公共政策决定者深切关注并确定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以及正式提起政策讨论,决定政府是否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只有一小部分社会问题被公共决策者所关注,政策议程即是那些被决策者选中或决策者感到必须对之采取行动的要求。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在政治系统中存

在着多种政策议程。查尔斯·琼斯从政策活动的功能方面将政策议程分为:①问题确认议程:②提案议程; ③协议议程或讨价还价议程; ④持续议程。科布和埃尔德区分了两种基本的议程:①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②正式议程,又称政府议程。

5. 政策执行

【答案】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因此,可以把政策执行界定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政策执行作为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在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政策执行的原则有:①执行目标与政策目标统一原则; ②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原则; ③刚性制约与柔性协调互补原则; ④时效性与稳妥性兼顾原则; ⑤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原则; ⑥信息传递与信息反馈并举原则:⑦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6. 第二部门

【答案】第只部门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机构,其既小属于政府公共部门,也小属于市场经济部门。那此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所得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的机构,都可划入第三部门。因此,在第三部门中,既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更接近政府机构的组织,也可以看到一些在形态和功能上与私人部门中的企业组织相类似的组织,还可以看到一些具有非正式特征的组织。

第二部门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既可能提供私人物品(服务),也可能提供公共物品(服务); ②它主要由正式的组织构成,但这些组织可能是公共组织,也可能是私人组织; ③它在提供物品(和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 ④第三部门的活动往往建立在人们自愿地提供各种资源并在提供物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进行自愿的合作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正因如此,第三部门也称作“志愿部门”。

二、简答题

7. 简述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框架。

【答案】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 ,简称DSS )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处理的信息,以支持决策者针对“非结构化”问题制定决策与执行决策的一套体系。

决策支持系统由以下三种次级系统构成:

(1)语言系统

语言系统,即使用者(运用决策支持系统的决策者)个人与电脑系统间相互沟通的媒介系统,通常系指使用者输入电脑系统所使用之程序、指令及陈述,或是电脑系统输出的信号、陈述. 通过这些联系人与电脑的沟通语言,决策者才能与电脑进行互动,而这些则关系着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用性和效果。语言系统的设计应以方便决策者使用为原则。

(2)知识系统

知识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知识系统的内容应涵盖所有可供决策者参考的大量信息,使决策者能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知识。从辅助决策者处理非结构化问题的观点出发,知识系统不但要能提供静态与动态的资料,还必须展现决策模拟的效果,提供各种可能的因果组合。为方便使用者获取信息、组合信息、应用信息,知识系统应包括管理信息的系统。一般来说,知识系统由两部分构成:①资料库; ②资料库管理系统。

(3)问题处理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功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问题处理系统,问题处理系统扮演着部分人脑分析、推理和综合的功能,它是语言系统和知识系统之间的一座桥梁。问题处理系统通过语言系统来了解决策者的需要及问题描述,以此作为决策的前提,并从相关的问题领域抽取出恰当的知识信息,以供决策者参考与判断。所以,问题处理系统担负信息的选取、因果模式的建立、决策问题的界定与分析等重要工作。

8. 政府采购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答案】采购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四种,即竞标、比价、议价与非竞争性协商。具体内容如下:

(1)竞标。采购以竞标方式进行,是当市场上有许多潜在的供应商时,竞标可以获得最低廉的价格,以节约采购成本。采行竞标的方式,应公告、公开拟采购的产品需求,让所有有兴趣的供应商皆可参与。对于参与竞标厂商所提出的采购计划书需作一定的规格要求,同时一机关亦应事先决定一定的底标。采购机关一般需先依采购产品的市场价格、预算数额等,设定一竞标的底价,并以机密的方式处理,作为竞标的决策参考。若最低的竞标价格超过机关所设定的底价,则可以合法地拒绝所有的竞标厂商。

(2)比价。以比价方式进行采购,可以允许厂商所提之计划书更具弹性,同时也可以不需公告,而由采购机关选择适当的投标人径行比价。这种方式一般是因为金额较小或因为采购机关对于提案有足够资讯作比较判断。

(3)议价。议价一般是发生于只有少数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或服务提供者,政府机关商请其提出议价案,机关可以公开或不公开方式进行。对于议价提案可以经过机关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商予以修正。议价的对象经常是属于需专业性服务的厂商,如会计师、律师或专案委托研究计划等。

(4)非竞争性协商。非竞争性协商出现的情况系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因此没有选择与竞争的机会,只有采取与惟一供应商谈判协商的方式,决定采购金额与数量。

9. 简述艾凡雪维奇的情境因素说。

【答案】艾凡雪维奇(JohnM.Ivancevich )等人在其所著的《组织行为与绩效》一书中,认为领导者在选择与运用领导行为时,应注意下列四项情境因素:①管理者的特性; ②部属的特性; ③团体因素; ④组织因素。这四项因素均会影响到领导者的行为选择与运用。

(1)管理者的特性

管理者本身特性如何,对其领导行为的选择与运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①人格特质:如领导者的自信力、个性、智力、能力等,均影响其是否能成为有效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