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财经大学社会保障610社会保障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简析社会保障的定义。
【答案】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四个要点: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国家是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政府是具体执行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唯有政府才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社会实行生活保障。
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是社会的基本目标,政府有运用社会保障寻求稳定和参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2)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依据和保证是相应的社会立法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为支撑,使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制度化、规范化。
(3)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社会基金,用它来支付保障费用
(4)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处于生活困难或面临生存危机的社会成员给予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应能使社会的每个成员达到维持生存所需的生活标准。
2. 引致退休效应
【答案】当退休决策和储蓄决策被同时做出,一些外生变量能够通过改变退休来影响储蓄。相对于没有受保障的人,受到制度保障的人具有更早退休的激励(更倾向于提前退休),而提前退休会导致预期退休时间的延长,这就需要在退休之前积累更多的储蓄。这种现象,被费尔德斯坦称为“引致退休效应”。
3. 非系统性风险
【答案】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中的非系统性风险,是指风险来源为非全局性、理论上可以通过基金管理者的操作进行防范、化解的具体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为投资项目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管理风险。
4. 劳动能力测试
【答案】劳动能力测试是以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群的平均劳动能力作为对照标准,评价工伤职工伤残后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大小。这一评价标准的优点是比较客观,可比性强,缺点是评价指标多,操作复杂。
5. 社会保障预算
【答案】社会保障预算是指国家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给,以便实现国家社会保障职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编制的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由社会保障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障预算支出组成。社会保障预算收入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而筹集的社会保障资金,包括公共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和其他收入。社会保障预算支出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对干部、职工等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自然灾害致使生活遇到障碍时,为保证其基本生活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6. 妇女儿童福利
【答案】妇女儿童福利是妇女福利和未成年人福利的合称,它是国家和社会为满足妇女、未成年人的特殊需要和维护其特殊利益而提供的照顾和福利服务,是社会福利项目之一。妇女儿童福利项目是根据妇女、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可能受到的歧视和侵害而设立,对于保障和满足妇女、未成年人的特殊利益需要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7. 现收现付
【答案】现收现付又称统筹分摊方式,这种方式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先作出近年内需支付的保险费用的测算,然后以支定收,将这笔费用按一定的提取比例分摊到参加保险的各个单位。这种方式体现了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调剂职能,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但由于只以现实收支为基础,对被保险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数量上的长期规划,因此,当保险费用逐年增加,提取比例不断上升之后,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境。
8. 工伤保险
【答案】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二、简答题
9. 法律援助资金由哪些部分组成? 应当如何保障法律援助资金的充足性?
【答案】法律援助作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司法救济,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于保障司法人权和实现社会正义,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法律援助资金作为法律援助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法律援助工作能得以顺
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1)目前世界各国法律援助资金来源的投入模式
①直接投入模式。是指从不同的渠道向法律援助机构直接提供资金。主要渠道有:
a. 政府财政拨款。法律援助是一种国家职责,政府有义务为法律援助提供资金,以满足贫困者的法律需求。
b. 设立法律援助专项基金。这是为了弥补政府经费投入的不足而采取的方式。基金的主要来源是律师信用基金的利息、受援人胜诉后依费用分担原则偿还的资金、从败诉方追偿的费用等。
c. 社会捐赠。法律援助具有司法救济的性质。世界各国都允许吸收社会的、民间的捐赠资金作为其资金来源的重要补充。
②间接投入模式。法律援助资金间接投入的主要方式是法院免费诉讼制度,即免除当事人的诉讼费。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投入成本较低,且实效明显。
(2)我国的法律援助的资金来源我国法律援助的资金来源遵循“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以社会捐赠为辅”的原则。政府财政拨款,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我国法律援助中心是司法行政部门设立的政府性质的援助机构,其经费由国务院财政预算拨付,各“分中心”的经费则要由各省政府提供或筹集。
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目前,我国法律援助主要有四个资金来源:国内社会团体、企业、商社及个人的捐赠和赞助; 基金存入金融机构收取的利息; 购买债券; 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收益。
(3)确保法律援助资金充足的措施
①完善法律援助的相关立法,明确各方的责任,使得资金来源稳定化。
②政府加大投入。法律援助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资金投入,使法律援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③积极向社会宣传法律援助的公益性,广泛开辟法律援助资金来源的渠道。
10.试比较社会保险征税模式与征费模式。
【答案】(1)征税模式
税收是国家财政基本的、稳定的来源,其特点是标准统一、强制征收、统收统用。通过征税方式形成社会保障基金,是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官场做法。一方面,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必然来自于税收(少数情形下,国家也可以通过发行特种债券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另一方面,实行现收现付制的国家(尤其是福利国家)也采取征税方式来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因此,征税方式是社会保障最为重要的筹资方式之一。
征税方式的优点在于强制性强,负担公平,有利于提升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不足之处在于税收形成财政资金后只能通过年度预算来安排,且通常以年度收支平衡为基本目标,导致事实上无法积累社会保障基金,进而无法抗拒周期性的社会保障风险,如一旦遇到经济危机导致大批工人失业,或者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等情况,均可能因缺乏社会保障基金积累而对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