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637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637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637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15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637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28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637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41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637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52
一、名词解释
1. 工伤保险
【答案】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 职业病
【答案】职业病作为工伤的一个类别,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解除过程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它同劳动者从事的特定职业密切相关,与劳动卫生相对应,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慢性伤害。
3. 现收现付
【答案】现收现付又称统筹分摊方式,这种方式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先作出近年内需支付的保险费用的测算,然后以支定收,将这笔费用按一定的提取比例分摊到参加保险的各个单位。这种方式体现了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调剂职能,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但由于只以现实收支为基础,对被保险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数量上的长期规划,因此,当保险费用逐年增加,提取比例不断上升之后,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境。
4. 福利经济学
【答案】福利经济学分为新福利经济和旧福利经济,是指寻求最大社会经济福利的经济理论体系,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福利经济学不仅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公共选择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也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起着直接的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福利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5. 制度型福利
【答案】20世纪60年代社会学家沃伦斯基和莱博克斯提出根据国家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职能,将社会福利制度划分为“残补型’,和“制度型”两种类型。制度型福利将社会福利服务当作了工业社会一种正常的功能,以提供制度化的、针对全体人民的普遍福利为标志,被视为正常的和第一线的危机预防系统,强调社会福利优先解决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补充以必要的补救性选择服务。
6. 军人福利(military welfare)
【答案】军人福利是指由国家、社会组织与军队为提高军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水平而提供的各种福利项目和福利设施。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福利工作和军队福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军人福利待遇关系到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对于减轻军人的生活负担,激励官兵安心从事部队工作,加强军队与国防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军人福利待遇项目构成有所差别。
7. 农村五保制度
【答案】五保制度,五保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是针对农村中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由乡、村两级组织负责向其提供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和保教等五个方面的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8. 国家一单位保障制度
【答案】到1956年时,国家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国家(通过中央政府)为主要责任主体、城乡单位担负共同责任并一起组织实施的较为完整的社会保护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国家直接承担着统一制定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直接供款和组织实施有关社会保障事物的责任,城镇企业单位负责缴纳职工的劳动保险费用,农村集体担负着救济“五保户”和优待烈军属等责任,各种单位开始普遍承担着实施有关社会保障政策的任务。国家和单位在社会保障的确立与实施过程中日益紧密的结为一体,这就是国家一单位保障制度。
二、简答题
9. 为什么说残疾人福利事业最能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
【答案】残疾人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提供基本的物质帮助,并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康复、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保障权益,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各国之所以认为残疾人福利事业最能体现社会文明进步,主要因为残疾群体的特殊性。
(1)残疾人群体的特征
①生理上的缺陷或障碍是残疾人群体的首要特征。这一特征源于残疾人群体的、自身的特殊性,残疾人一般都会有生物器官、组织的缺陷、损伤而使他们难以像正常人那样生活,更不可能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
②经济上的低收入性是残疾人的普遍性特征,残疾人群体通常都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其经济收入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甚至徘徊十贫困线边缘。经济上的低收入性也造成了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脆弱性,一旦遭遇疾病或其他灾害,他们很难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③生活上的贫困性。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决定了残疾人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既表现为生活必需品的占有量低下,也表现为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
④政治上的低影响力。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低层,他们的政治参与机会少,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低,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制定更加公正的社会政策,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各个方面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
⑤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残疾人群体由于自身的缺陷及其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弱势群体。
(2)残疾人福利的主要内容
①残疾预防。它是指国家与社会通过采取一些行动来避免出现生理、智力、精神或感官上的缺陷(初级预防)或防止缺陷出现后造成永久性功能限制或残疾(二级预防)。
②残疾人康复。它是指国家和社会旨在使残疾人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交功能上的最佳水平,它具体包括医疗康复、心理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区康复、社会康复等,其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康复手段,使残疾人回归社会。
③残疾人教育。它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等。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求的人实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有特殊的教具、学具和特殊的教学方式。
④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就业的福利措施一般包括两个方面:a. 利用法律或政策手段保护残疾人的就业机会。世界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明确规定企业有义务雇用一定比例的残疾人; b. 开展残疾人职业康复,提供残疾人职业咨询、职业评估、职业治疗、职业培训等福利服务。
⑤残疾人文化体育。作为影响深远的残疾人福利内容之一,许多国家都把残疾人体育的发展视为本国体育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的标志,并予以高度重视。
⑥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
(3)从残疾人的特征可以发现,残疾人是整个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
社会文明进步是全社会的进步,而非个别群体的进步,因此只有残疾人的利益得到保证时,残疾人可以安居乐业时才能说明社会文明进步。而从残疾人福利的内容可以发现,残疾人福利可以各个方面维护残疾人生存和发展。所以说残疾人福利事业最能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
10.比较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异同。
【答案】(1)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相同点
①被保险者不缴费
下伤保险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个人不缴费原则,工伤保险待遇具有明显的“劳动力修复与再生产投入”性质,属于企业生产成本的特殊组成部分,所以工伤保险的保险费只能有企业或雇主单方承担; 军人抚恤的所需经费则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担,军人也不需要缴费。
②保障目的相似
工伤保险的目标是维护劳动者最基本权益的重要手段,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而军人抚恤也为维护军人的基本利益,免除其后顾之忧的作用。
(2)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不同点
①保障对象不同工伤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而军人抚恤的保障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