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迁移与泛化
【答案】迁移是指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对第二语言学习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即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具有负迁移作用。
泛化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认知过程中,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的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甚至放宽所学到的语言规则,从而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但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部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2. 正迁移与负迁移
【答案】迁移指知识、技能、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力一式等学生经验对于后来学习产生的影响。其中起促进作用的影响叫做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影响叫做负迁移。
3. “语言习得机制”(LAD )假说
【答案】“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心灵主义(内在主义)关于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理论。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D )
4.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对第【答案】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
二语言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包括工具动机和综合动机。工具动机指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综合动机指学习者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二、填空题
5. _____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答案】课程设计
【解析】课程设计是针对特定的教学类型和具体的教学对象,根据既定的教学对象所必备的
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来决定选定的课程类型,制定课程设置计划,同时要考虑有关的主客观条件,包括教学规模的大小。它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是联结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6. 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
【答案】交际能力
【解析】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交往日益密切,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频繁,语言逐渐成为交际工具。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掌握语言工具,从而更好的交流。
7. 建设_____语料库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性工程。它可以为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帮助。我们可以用它来辅助制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查找例句、编写教案、编出试题等等。
【答案】现代汉语
【解析】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建立要经历原始语料收集、提取粗语料、提取精语料几个过程。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加工主要是进行语料的分词和词性标注工作。这是实现检索与统计的前提。而分词必须要有一个可操作性强、高度具体化的分词规范。
8. 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实用性; 知识性; 趣味性; 科学性
,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解析】实用性原则主要指“易教易学”
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三方面。知识性原则指教学内容要包含一定量的新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增长知识。教材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生动有趣和形式的活泼多样。科学性原则指语言规范、内容组织符合教学规律等。
9. 语言技能类教材包括综合技能训练和_____技能训练教材。
【答案】专项
【解析】专项技能训练是以训练某项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为主的技能训练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具有专门性的特点。专项技能课一般都作为重点课程设置。
10.HSK 考试的全称是_____。
【答案】汉语水平考试
【解析】HSK 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量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标准化考试,重点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考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_____、_____而制订的,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_____。
【答案】教育目的; 教学规律; 基本要求
【解析】教学原则是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
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2.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_____构成的。
【答案】言语交际能力
【解析】言语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如何针对不同环境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有时也被称为言语得体性能力,是后天的形成的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学会的或在教育中学会的能力。
13.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_____的能力。
【答案】说; 写
【解析】语言交际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
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14.对测试进行规范主要针对_____、_____和_____进行规范。
【答案】测试原则; 测试方式; 成绩评定方式
【解析】语言测试是根据一定的评估目的,以抽样方式通过有限试题来诱导出受试者的言语行为,然后借助于定量描述来推断受试者掌握的该语言的知识和能力。
15.分级测试又叫安置性测试或者_____。
【答案】分班测试
【解析】分级测试的作用是评估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高低,从而确定其适合于学习什么样
的课程或适合于在何种程度的班级上课。分级测试的目的在于妥善地将学习者按程度分班或编组。
16.文字处理工具_____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软件。
【答案】Microsoftword
【解析】中文计算机的应用,为文字处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借助于文字处理软件,可以实现文字的编辑和储存。教师可以在计算机上编写教案、准备教学资料、收集语言材料,乃至发e-mai1、写论文、编写教材等。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简答题
17.请说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名”与“实”,即名称之由来及其本质特征。
【答案】(1)“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至今己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①1978年,学者首次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