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638土地管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土地发展权
【答案】土地发展权是土地变更为不同使用性质的权利,是一种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财产权。它既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合为一体,由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拥有者支配,也可以单独支配,它是土地处分权中最重要的权利。
土地发展权包括:农地变更为非农用地的发展权或称之为农地发展权; 未利用土地变更为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发展权; 在农地使用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投入的发展权; 在建设用地上进行建设的发展权。
2. 土地统计与土地登记
【答案】(1)土地统计是利用数字、图表及文字资料,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记载、整理和分析的一项管理措施。
(2)土地登记或称不动产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于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
土地权利登记简称土地登记,是确立土地权利的法律依据。世界主要有三种登记制度:契据登记制、权利登记制和托伦斯登记制。我国采用的登记制度是权利登记制。
3. 土地信息系统
【答案】土地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土地资源详查、土壤普查、规划、计划、各种遥感图像、地形图、摔制网点等为信息源,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获取、输入、存储、统计处理、分析、评析、输出、传输和应用的大型系统下程。
4. 土地评价
【答案】土地评价是指以数量形式对土地的构成因子(土壤、气候、植被、地形、水文等)的状况和土地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定。土地评价是合理利用土地和调整土地收益分配的重要手段。土地评价按用地类型和评价对象,可分为耕地评价、林地评价、牧地评价和水面评价以及非农业用地评价; 按评价方法和手段,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按评价因素分为土地自然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
5. 土地资源
【答案】土地资源是指可以利用而尚未利用的土地和已经开垦利用的土地的总称,除此之外,还包括这些类型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土地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他农业自
然资源(水、气候、生物)赋存和依附的基础。土地资源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如宜农土地资源、宜林土地资源、旅游用地、交通用地等等。
6. 土地利用计划
【答案】土地利用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用地数量的具体安排。土地利用计划主要由农、林、牧业生产用地计划、建设用地计划和土地开发计划组成。根据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管理的特点,可对计划内容作出调整,如为了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的速度,可以编制农业结构调整用地计划。依据土地利用计划的性质,可分为土地开发、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和土地保护等计划一体规划,制度。
二、简述题
7. 何谓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1)地理信息是一种与地理环境所有要素相联系的特征。从本质上讲,这种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和明显的时序特征。
(2)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geograph icinformar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特征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地理信息进行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的专门化系统。简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由数据的录入与编辑模块、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模块、数据的处理分析模块、数据的输出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5个技术模块组成。
8. 何谓土地生态管理?
【答案】土地生态管理就是通过对土地经济发展的全面规划和土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为达到保护土地生态系统和改善土地环境的目的而进行对土地资源的日常管理。
目前常用的管理方法之一就是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因为人类的任何活动都要占用土地,研究土地改变利用方式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预先采取一些必要的技术措施,制定出对人类环境最佳的土地利用方案,并将其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9. 假设甲、乙两人的收入/效用曲线完全相同,甲的收入为10000元,而乙的收入为1000元,请问功利主义是否赞成在他们两个人之间进行收入再分配? 为什么?
【答案】(1)功利主义,也称为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主要哲学家有约翰. 斯图尔特. 米尔、杰瑞米. 边沁等。其基本原则是: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 若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边沁和米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
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2)功利主义在经济学上的一个表现就是边际效益分析,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带来的幸福感就会越来越少。整个社会的幸福感最强的时候就是达到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该状态下无法进行收入再分配。据此分析题目可知,从甲的收入中减少一部分给乙,所带来的甲的幸福感的减少量小于乙的幸福感的增加量,因此可知功利主义者赞成在他们两人之间进行收入再分配。
10.如何预测人口和农作物产量?
【答案】(1)对于人口的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内容的预测:
①人口总数预测,具体方法有:
第一种方法,直接推算法(又称人口自然增长法)。根据基期的人口总数直接推算未来人口数。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一个地区的人口数目基本上按照一定比例增长,并假定该地区人口今后仍按此平均增长率增长下去。这样,就可利用几何级数求末项的公式即复利公式推算若干年后的人口总数。与此同时,还要预测机械增长。
自然增长法人口预测模型为
式中,为预测期末人口总数; P (t 0)为预测期人口总数; t 为预测期限; k 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c 为预测期内迁入的人数; d 为预测期内迁入出的人数。
第二种方法,劳动平衡法。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的基础上,以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比例关系为依据来预测未来人口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 为未来人口数; A 为基本人口数; B 为服务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小数计); C 为被抚养人口占人口的比重(%,以小数计)。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国有农业企业和集镇的人口预测,方法比较简便。
第三种方法,趋势外延法。是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把过去的变动趋势外延到未来,从而得到预测期的变量数值。变动趋势是根据历史统计数字测定的,即根据历史资料判断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类型,然后选定合适的趋势议程式,并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方程式来估算方程式的参数值。常用的趋势方程式是直线方程式(y=a+bx)和指数方程式(y=ab)。预测时根据推算的数学方程式进行外延。
第四种方法,年龄移算法。人的年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动。时间过1年,年龄便长1岁,二者计量单位一致。己知某年年初x 岁组的人数P x ,即可推算n 年后x+n岁组的人数P x +no这里要考虑各年龄组的死亡人数,即x 岁组活到x+1岁组的存活率P x 。
由于男女死亡率不同,其分年龄存活率也不相同。用年龄移算法推算未来人口数时,一般是把男女分开推算。出生人数的预测可采用实际生育率法、标准生育率法和简易推算法。死亡人数
x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