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兰州大学管理学院860国际政治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民族国家
【答案】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民族国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乃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与18及19世纪传统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乃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治体制,因此,从一个民族构成政府体制,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府体制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型式。
2. 南北问题
【答案】“南北问题”从地区概念上讲,是指位于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和北半球的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的问题。从经济概念上说,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问题。这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南北”主要是指位于南面的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与位于北面的发达国家,问题是其间的经济差距与发展问题,也有称其为贫富问题的。简单的说,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问题。
3. 格劳秀斯主义
【答案】格劳秀斯主义认为,国际政治既不是国家间完全的利益对立,也不是纯粹的利益一致。国家之间存在冲突,但这种冲突会受到共同规则与制度的限制。在格劳秀斯主义看来,最典型的国际行为并非国家间的战争,而是经济与社会交往。
4. 民族主义
【答案】人们通常认为,民族主义是伴随着现代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作为一个词,它既是指一种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亦是指一种社会运动。当然,这两者往往是分不开的。作为一种观念,它总是伴以实际行动,而作为社会运动,它又总是有自己的特定意识形态。
5. 冲突
【答案】冲突是指在词义上,“冲突”包含有“战斗”与“战争”的意思。作为人类群体间对抗的状态和行为,它具有广泛的内涵,既包括不可触及的思想、观念、文化和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对立,也包括可触及的如经济、军事等因素的竞争与对抗; 包括不使用暴力的对抗,诸如新闻媒体方面的冲突,也包括使用暴力的冲突,如军事冲突; 包括较低烈度的对抗,诸如边境摩擦,也包括高烈度的对抗,诸如大规模的战争。就参与者而言,它包括个人、小集团之间的对抗,也包括国家乃至国家集团之间的对抗。就广义的“冲突”概念而言,发生在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国际冲突只
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战争则是具有特殊烈度的一种冲突形式。
6. 第三方介入
【答案】第三方介入这种模式是指国际组织作为第三方介入冲突的解决,其形式包括安抚、调停、仲裁和判决。按照这种模式的假定,由于国际冲突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傲慢、自大、不理性、不信任和不沟通,因此国际组织可以作为冲突方之间的调节者或第三方,发挥促进和平的作用。作为冲突的一个非参与者,国际组织可以澄清问题,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解放方法,消除紧张气氛,促进双方的理性对话与沟通,甚至可以解诀争端。然而,由于很多国家不愿意把争端提交国际法庭解决,因此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并不具有普遍性。
7. 威尔逊的“十四点”
【答案】威尔逊的“十四点”是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纲领及战后世界的蓝图。为了对抗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影响,为美国战后称霸创造条件,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主要内容是:
①签订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
②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
③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
④裁减军备到同国内安全相一致的最低点;
⑤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殖民政府之正当要求;
⑥外国军队撤出俄国,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政策,欢迎它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
⑦德军撤出比利时,并恢复其主权;
⑧德军撤出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⑨根据民族分布情况,调整意大利疆界;
⑩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⑪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
⑫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的基础上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
⑬重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以国际条约保证其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
⑭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
8. 跨国行为主体
【答案】跨国行为主体是指由两个以上国家的成员组成的、通过自己的对外行为来影响国际政治进程的跨国组织。其组织形式和成员构成是跨国的,更为重要的是,跨国行为主体已经具备
了国际行为主体的四个基本特征,在国际事务中能够依据自身的行为能力发挥职能作用。跨国行为主体是非国家行为主体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部分,即属于非国家行为主体,但不是所有的非国家行为主体都是跨国行为主体。
9. 跨国公司
【答案】跨国公司是指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子公司的国际垄断组织。跨国公司在西方也曾被称为“多国公司”、“环球公司”、“国际公司”、“宇宙公司”等。跨国公司的分类有不同的依据:①按其资本构成的国度,跨国公司一般可以分为由几国资本共同形成的多国公司和由一国资本形成的跨国公司两大类; ②按其资本所属国的经济社会性质,跨国公司也可分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社会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跨国公司等。跨国公司在国际舞台上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实体,在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它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己经确立了它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地位。
10.军控和裁军
【答案】在消除核武器的问题上,有“军控”和“裁军”两个概念(在国际学术界,这两个词常常连在一起用,表述为arms control and disarmament)。一般来说,军控不仅指减少军备,而且指更温和的措施,如冻结现有的军备水平,规定未来某种武器的最高限额,以及对某些武器的发展、使用、部署进行限制等; 而裁军则是指消除军备。在汉语里,“栽军”通常是指裁减军备,而在英语中,减少军各通常被称为“军控”而不是“裁军”。当然,英语的表述也有“全面彻底裁军”(general and complete disarmament)的说法,似乎又表明单讲disarmament 并不是完全彻底的。就具体条约而言,完全禁比某种武器的条约,如禁比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条约,通常被称为裁军条约,而其他的限制军备(包括减少军备)的条约,则都算是军控条约。总之,这两个概念有区别的一面,亦有关联的一而。由于军控与裁军两个概念常常连用,因此没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太严格的区分。
二、简答题
11.你同意“中国文明具有和平的内涵”这个判断吗? 为什么?
【答案】我同意“中国文明具有和平的内涵”这个判断。原因如下:
(1)回顾历史,中国能够度过无数苦难,能够主要小依武方面将周围的许多民族,于小知小觉之间,融合成一个数亿人口的大民族,并且在东南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中华文化圈,正如徐复观所指出的,主要是“仁”的文化发挥融合凝聚力量的结果。中国能够不断融化其征服者,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中国文化比征服者高,而在于中国文化本是与对立者可以相融合的文化,是人性所固有的文化。
(2)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所抱的最高理想,就是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就儒家而言,其宗旨就是要融合全人类,以共同达到一种和平生活的境界。儒家的主要准则,就是所有人都做到孝、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