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613国际政治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强制性外交
【答案】强制性外交是指运用军事威胁说服行为体改变其行为。实际上,把强制力与外交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外交强制性外交。
2. 环境外交
【答案】环境外交是指美国前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提出的外交政策,是生态政治在国家对外行为的体现。内容包括国务院的所有机构和使馆都要制订计划,将环境问题纳入它们的日程,并改变出访计一划,以便将一些与环境有关的活动包括在内。按照克里斯托弗的设想,美国的一些主要使馆都将有外交官被指派负责处理涉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且,美国国务院将每年发表一份报告,仿照通常会引起争议的国务院人权报告,列出美国在国际环境方面优先考虑的问题,突出有问题的地区。显然,克里斯托弗把保护环境与维护和平、促进繁荣等传统目标并列为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美国的这种政策变化体现了它的外交战略的一种新动向。
3. 基础四国
【答案】基础四国是指媒体20096年11月哥本哈根大会前夕在北京商气候大会上的基本立场的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四个最主要的发展中国家的总称。四国一致认为,气候变化谈判应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的框架下进行。此后在历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四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基础四国”只是在四国在气候议题的临时磋商机制,其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四国共同利益的多少与强烈程度。
4. 政治实体
【答案】政治实体,是指在政策或政治领域中通过冲突或合作,谋求实现一定目标的个人或群体。把这样的界定用到国际关系中,则国际关系行为体就是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在其中发挥影响的政治实体。这种政治实体可能是主权国家,也可能是非国家行为体,诸如国际政府间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种族集团、跨国公司、地方政府、政党甚至个人。
5. 解决问题理论
【答案】解决问题理论,其要点在于:世界连同组织在其中的社会和权力关系以及制度,都是被该理论所发现的东西,这种客观的东西就是人们在其中进行活动的既定框架。解决问题理论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地处理麻烦根源而使这些权力关系和制度顺利地运作。对这些东西进行反思,正是批判理论的一个出发点。
6. 难民
【答案】“难民”是个源于法语的词汇,本意是指逃到国外以躲避危险和迫害的人。按照联合国的界定,所谓难民,是指那些有正当理由畏惧因种族、宗教、民族、参与某政治团体或政治见解等原因遭到迫害而离开了原籍国,并且因为这种畏惧而不愿接受该国的保护,或那些没有国籍,离开了他以前的居住国并因此畏惧而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的人。当今国际关系中得到承认的难民,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离开了其原籍国,并受到已签署联合国或其他地区性难民公约的相关国家政府认可的难民; 另一类是联合国难民署根据相关公约认可为难民的人,这后一类难民也被称为“托管难民”。
7. 绿色和平组织
【答案】绿色和平组织是指一个国际性的民间环境保护行动组织。出现于1969年,其创始者是一批加拿大环境主义者。它的建立是对当时核试验频繁、局部战争不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人类要求和平与保护环境的愿望。它最初只是一个小组,后来改称为绿色和平基金会。1976-1978年间,它以绿色和平组织的名义在旧金山、蒙特利尔、巴黎等10个城市建立了办事处。1979年在荷兰正式建立现组织,总部设在伦敦。该组织倡导以直接的、非暴力的方式反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但其行为往往具有很大的冒险性。该组织反对核试验,反对商业捕鲸和屠杀幼海豹。到1988年底,它己在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20多个国家设立了32个办事处。
8. 默契
【答案】通过默契之所以能够实现国际合作,是因为行为体在互动中除了感受到不同的利益之外,还会感受到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利益,它们在行为中就会自发地追求和维护这样的利益。这样就会形成一种默契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一种稳定的关系,因为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欺骗。但是,只要一方进行欺骗,另一方通常就会立即中比默契。因此从长远来看,行为体要维护共同利益,就必须确保默契关系的存在。一般来说,默契关系总是相对较长期的国际互动而言的。实际上,行为体认识到共同利益并形成默契,也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互动,通过合作——不合作的不断反复,才能够实现。
二、简答题
9. 国际组织的分类有哪些?
【答案】国际组织是指由不同国家成员,包括政府、政党、团体和民众个人,基于特定的目的,以一定的协议或法律形式设立的组织机构。国际组织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1)从成员的性质来看,国际组织可以分为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两大类。 ①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由若干主权国家的政府或政府权力机构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设立的国际机构,如联合国组织就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由不同国家的个人和民间团体等组成的国际机构,如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宗教组织、国际青年组织、国际妇女组织以及各种专业技术性的国际协会和联合会等,其中
影响较大的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红十字大会等。
(2)从目的和职能来看,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政治性组织和专业技术性组织两大类。
①一般政治性组织具有较为广泛的职能,是以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活动为主的组织机构,如联合国、欧洲共同体、北约组织、华约组织、经互会等,它们既有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又有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由于其活动的性质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密切相关,因而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也较为突出。
②专业技术性组织一般只具有专业技术性的职能,主要进行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性活动,如联合国下设的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以及各种专业技术学会、协会等,这类组织既有政府间的组织,又有非政府间的组织,但更多地表现为非政府间组织的形式。
(3)从成员构成的地域范围来看,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组织和地区性组织两大类。 ①全球性组织尽管成员的数量有多寡之别,但都是来自世界各个地区,如联合国及其下设的各类组织,以及各种世界性的专业性组织等。
②地区性组织的构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
a. 跨地区性国际组织。如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石油输出国组织等。这些组织的成员尽管来自不同地区,但尚未包括世界上一些主要地区的国家,因而不能被视为全球性组织。
b. 地区性国际组织,它的成员一般来自世界某一大洲内部。如美洲国家组织、非洲统一组织等。
c. 区域性国际组织,它的成员一般来自相邻的几个国家。如东南亚国家联盟、孔塔多拉集团、利马集团等。
全球性的国际组织的行为职能一般涉及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而地区性的国际组织的职能一般只限于解决本地区的特定问题。在上述的全球性和地区性的国际组织中,既有政府间的,又有非政府间的; 既有一般政治性的,又有专业技术性的。
10.恐怖主义对国际关系有怎样的影响?
【答案】恐怖主义组织采取恐怖行动,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对政治进程施加影响,改变政治现状。它们的行为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滥杀无辜造成恐怖气氛,间接影响政治进程; 另一种是通过打击既定目标,直接改变政治进程。恐怖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有:
(1)就国际关系而言,恐怖主义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 例如,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起因于奥国皇储弗朗兹·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这起暗杀是由民族主义学生普林西普执行的,但整个行动却是由塞尔维亚战争部情报处精心组织和支持的。这一事件导致了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之间的战争,并进而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恐怖主义有可能成为触发突然事件的导火索。
例如,1994年4月6日晚,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恩塔里亚米拉乘坐的飞机在抵达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机场上空时,突遭地面火力袭击而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这无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