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915社会工作综合知识之《社会工作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直接式小组方法”的工作技巧。

【答案】“直接式小组方法”的工作技巧包括:

(1)主动性

在小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主动,预先准备好游戏程序,具体简单地教成员如何参与。

(2)简单易懂

切记不要选用太抽象或太难的游戏,尤其是那些考验体力及眼力的游戏,否则会挫伤老年人的积极性,适得其反。

(3)善于鼓励

工作者要多把握机会赞赏组员的能力,当他们成功地完成一个游戏或讨论时,便应立刻真诚地说出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

(4)赏罚有度

对于老年人在游戏中的表现,工作者可以通过适当的奖励措施或惩罚措施来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在惩罚时,不要责之过重,否则会使老年人感到“无颜面”。

(5)注重总结

工作者要在恰当的时机对群体工作进行评价总结,并为下一步进程做好打算,而且对于群体工作最后要面临的结束,工作员也要预先做好铺垫,以免唐突。

2. 简述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

【答案】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供物质性的服务,协助家庭生活有序运转

家庭社会工作将对贫困家庭予以帮助,在我国,城市救贫依照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农村则有扶贫、救灾的专项款项。

(2)提供法律及心理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力

大城市开展的法律咨询援助及婚姻家庭心理辅导是专业人员进入家庭社会工作领域的标志,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化有利于家庭增强因应变化的能力。

(3)开展教育与培训,提高家庭整体素质

知识具有时代性,针对家庭开设的婚姻、家政、家教等教育与培训,目的在于向家庭传授现代生活观念,以推进家庭的发展。各级妇女组织、教育部门以及社区都在积极致力于这些工作。

3. 简述人类行为特点。

【答案】人类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适应性。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及种族的繁衍,并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生存、生活环境。

(2)多样性。人类行为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着各个不同的侧面。它有外显的和内隐的,有来自遗传的或后天习得的,有生理范畴的和社会范畴的,多种多样,十分复杂。

(3)动态性。人类行为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既受人们自身变化的影响,也受社会生活条件改变的影响。

(4)指向性。人类行为不是盲目的,而且具有特定的目标指向。

(5)可控性。人类行为是人发出的行为,人类能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身的行为,使其向着目标前进。

(6)发展性。人类行为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继续,而现在的行为又将成为未来行为的基础。

4.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助人过程特征分析

①助人过程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社会工作是帮助困难人士和群体满足其基本需要的过程。 ②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受助者的需要表达和有力配合与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行为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助人过程。社会工作特别强调“与服务对象一同工作”。

③助人过程是不对称互动。所谓不对称是指互动双方在输入、输出方面的不对等,是双方在质和量上的差距。

助人过程的不对称表现为:

a. 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社会工作者具有较多知识,了解获取受助者所需对象的方式和手段,而受助者却信息缺乏。

b. 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是为了受助者获利,他不求回报,而只有使命感或实现感。

c. 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虽然社会工作过程强调受助者的主动参与,但由于诸多原因,受助者常显得被动,而社会工作者则处于主动地位,他要积极地去推动合作过程。

(2)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者是助人活动的发动者。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职能是推进合作过程并向求助人提供服务。另外,社会工作者要控制整个过程,并期望更有效地实现最佳助人效果。由此看来,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居于主动的甚至是支配的地位。

二、论述题

5. 论述“标签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答案】(1)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标签理论是解释某些偏差行为何以产生的理论,也是反对那些不正确地制造偏差行为的理论。某些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偏差行为,是社会上有权势的人给弱势者加标签的结果。本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这些弱势群体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在那些有权势的人来说这些行为则不合规范,从而给这些行为加上“偏差”、“不正常”的标签。又由于这些人具有权势,经过宣传或某些社会程序,这些加在弱势群体头上的“偏差”、“不正常”的标签逐渐被广大社会所接受。

对于提出标签理论的社会学家来说,有些弱势者的“偏差”或“不正常”,与其说是真正的偏差,倒不如说是有权势者给弱势群体妄加标签的结果。有权势者的妄加标签使那些可能并不属于偏差的行为成为“偏差行为”,而且这种妄加标签可能真的会产生促成弱势者偏差行为的后果。

(2)在实务中的运用

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按照标签理论,我们可以在介入过程中提出以下问题:哪些人被认为是残疾人? 他们为什么会被认定是残疾人? 当他们被认为是残疾人之后受到了哪些小公正的待遇? 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对残疾人的行为与生活又有何种影响等等,进而帮助案主摆脱以前的标签,给予案主公平的评价待遇,改善其所处的人际关系环境,肯定其价值,增强他的信心。

总之,用于残疾现象的标签理论反对轻率、不负责任地给某些人加上“残疾人”的标签,以避免这种妄加给这些人带来不利影响。

6. 试述我国内地妇女社会工作近些年的主要内容与成就。

【答案】中国内地的妇女社会工作由不同组织和机构推展,可以将妇女社会工作实践划分为妇联系统开展的和由其他妇女社会工作组织开展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妇联倡导开展的三大主体活动和四项工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妇联根据我国妇女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作为妇女工作的主要载体。这些工作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的各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三大主体活动、四项工程。

①三大主体活动

a. “双学双比”活动

“双学双比”活动是在全国各地农村妇女中开展的“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竞赛活动的简称。活动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一是立足于科教兴农,对农村妇女进行文化科技培训; 二是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组织开展适合妇女特点的生产竞赛; 三是面向市场,推动改革,为参赛妇女提供社会化服务。

b. “巾帼建功”活动

“巾帼建功”活动是在全国城镇妇女中开展的‘学政治、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比思想、比质量、比服务、比成绩、比贡献”竞赛活动的简称。“巾帼建功’,活动调动了广大城镇妇女投身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劳动热情,激发了她们的岗位责任意识和争先创优精神,使一大批女性先进人物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