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财经大学社会保障610社会保障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金保工程”
【答案】金保工程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其内涵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四个字:“一”是一个工程,指在全国范围建设一个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网络共用、信息共享、覆盖各项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的电子政务工程; “二”是两大系统,指建设社会保险子系统和劳动力市场子系统; “三”是三级结构,指由中央(劳动保障部)、省、市三层数据分布和管理结构组成; “四”是四项功能,指具各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四项功能。
2. 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包括各个社会保障项目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等。换言之,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以及各种具有互助共济功能的社会化保障机制共同编织成的“社会安全网”
3. 贝弗利奇计划
【答案】“贝弗利奇计划”是指由英国伦敦学院院长贝弗利奇受政府委托起草、原则上被政府批准的《社会保险及有关福利问题的报告》,该报告主张享受社会保障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受保者按统一标准缴费; 按统一标准领取津贴和救济; 发放津贴或救济以保证正常生活的需要为标准等等。
贝弗利奇计划是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重要理论。贝弗利奇报告建议社会保障计划应包括:①社会保险,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 ②社会救济,满足居民在特殊情况下的需要; ③自愿保险,满足那些收人较多的居民的较高的需要。二战后,英国在贝弗利奇计划的基础上,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内容广泛的高福利制度。
4.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
【答案】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的解释与比较如下:
(1)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的解释
社会福利是指在社会保障体系中,除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这三者以外的有关社会保障措施,其内容包括公益性福利、职工福利、妇女和儿童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及
住房福利。
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特定优抚对象一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军属、烈属、残废军人、退伍官兵及其家属所给予的优待、抚恤和社会褒扬。
(2)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的比较
①从保障对象来看
社会福利按照其不同的项目面向特定的群体,其范围较广; 社会优抚仅针对的是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军属、烈属、残废军人、退伍官兵及其家属。
②从保障性质来看
社会福利不仅保障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生存需要,还要保证个人和社会有发展的可能。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 社会优抚是对特定优抚对象给子的优待、抚恤和社会褒扬。
③给付方式来看
社会福利以提供社会服务为主; 社会优抚主要包括优待、抚恤和社会褒扬等形式。
5. 五保制度
【答案】五保制度是指针对农村中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由乡、村两级组织负责向其提供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和保教等五个方面的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五保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自1953年全国陆续开展合作化运动后,农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当时,中国实行严格的城乡户籍分隔制,农村中的孤寡老人与孤儿等不可能像城市孤寡老人与孤儿一样得到国家的直接援助,他们的生活只能依靠乡村集体经济来保障。
6. 社会服务
【答案】社会服务,又称社会福利服务,是指直接面向社会成员尤其是具有特殊需求的个人、家庭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包括的内容很多,既有针对普通居民的服务,也有针对各类群体的专门化服务。在服务方式上看,既有在社区中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也包括在各种“院舍,冲对某些特殊困难者的集中服务。
7. 新历史学派
【答案】新历史学派是指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历史学派演变而来的德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派。其主要代表有:史泰因、谢夫勒、阿道夫·瓦格纳等。新历史学派反对传统古典学派关于“中性税收”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推行积极的社会政策税收。他们主张扩张政府职能,不再仅仅是把税收作为筹集国家经费的纯财政手段,更重要的是将其作为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的工具,赋子税收广泛的经济调节和社会职能,使一般财富的分配职能从属于社会政策的目的。新历史学派为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8. 贫困陷阱
【答案】贫困陷阱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处于贫困状态的个人、家庭、群体、区域等主体或单元由于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掉进这种“贫困陷阱”,要想从里边跳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贫困陷阱”为什么能够相对地把人锁定在贫困中,其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因为你穷,你就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引起人力资本的退化; 因为你穷,你就缺少物质资本的投入,许多赚钱的机会因而与你无缘; 因为你穷,就限制了你的活动范围和自由,因而使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且日益边缘化; 因为你穷,就可能影响你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从而一撅不振而荒度人生。
二、简答题
9. 试分析如何克服社会保障过度可能导致的“养懒汉”现象?
【答案】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尤其是失业保障水平和最低保障水平过高,使得很多仍在劳动年龄阶段的失业者,放弃工作,依靠领取社会保障补贴维持生活的现象就是“养懒汉”现象。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克服社会保障过度可能导致的“养懒汉”现象:
(1)消减福利支出。如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即采取了减少住房补贴和用优惠价格向住户出售公有住房的步骤,同时允许公费病人到私人医院看病; 瑞典规定了最高养老金的限额,同时减少了失业救济金和多子女补助费,取消了对减时工作工人的工资补贴等。
(2)调整福利结构。如英国自1998年开始实施“改救济为就业”的计划,以帮助较长时间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和城市贫民区单身母亲找到工作。
(3)调整社会保障的指导思想。在继续强调国家干预的前提下,从分发挥自由竞争的功能。
(4)制定严密的家计审查制度,避免社会保障待遇被骗取。
10.法律援助资金由哪些部分组成? 应当如何保障法律援助资金的充足性?
【答案】法律援助作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司法救济,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于保障司法人权和实现社会正义,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法律援助资金作为法律援助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法律援助工作能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1)目前世界各国法律援助资金来源的投入模式
①直接投入模式。是指从不同的渠道向法律援助机构直接提供资金。主要渠道有:
a. 政府财政拨款。法律援助是一种国家职责,政府有义务为法律援助提供资金,以满足贫困者的法律需求。
b. 设立法律援助专项基金。这是为了弥补政府经费投入的不足而采取的方式。基金的主要来源是律师信用基金的利息、受援人胜诉后依费用分担原则偿还的资金、从败诉方追偿的费用等。
c. 社会捐赠。法律援助具有司法救济的性质。世界各国都允许吸收社会的、民间的捐赠资金作为其资金来源的重要补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