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投资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计算题
1. X 公司与Y 公司股票的收益风险特征如下:
(1)计算每只股票的期望收益率和α值;
(2)识别并判断哪只股票能够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如下需求:
a. 将该股票加入一个风险被充分分散的资产组合;
b. 将该股票作为单一股票组合来持有。
【答案】(1)根据CAPM ,
股票X 的期望收益率:
股票X 的α值=
股票Y 的期货收益率:
股票Y 的α值=
(2)a.X ;b.Y
a. 在风险被充分分散的投资组合中,没有非系统风险,仅有系统风险,可以运用特雷纳指数的思想。股票X 每单位β值对应的期望收益=(14%-5%)/0.8=11.25%,股票Y 每单位β值对应的期望收益=(17%-5%)/I.5=8%,因此在a 需求下,投资者选择股票X 。
b. 作为单一股票组合来持有,既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可以运用夏普指数的思想。股票X 每单位标准差对应的期望收益=(14%-5%)/0.36=0.25,股票Y 每单位标准差对应的期望收益=(17%-5%)/0.25=0.48,因此在b 需求下,投资者选择股票Y 。
2. 试问在什么条件下,跨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得到与静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相一致的结论。
【答案】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静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相一致的情况之一是状态变量r 是常数,则资产组合的超额收益为:
第 2 页,共 25 页
两式合并,得到: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r 是常数,没必要做保值,从而市场_系数就完全决定了单个风险资产的收益„
把上述结论推广到m 个状态变量,根据式
有:
其中,
量的变化有
着最高相关系数的对冲资产组合(基金)的期望收益率。
因此,式(11.57)可以视为证券市场线的一般化形式,可以称之为证券市场超平面。也可以把式(11.57)记为矩阵形式:
(11.58)
3. 假设某一无红利支付股票的现货价格为30元,无风险连续复利年利率为10%,求该股票协议价格为25元、有效期为5个月的看涨期权的下限。
【答案】根据欧式看涨期权的价格下限公式: 看涨期权的价格
是市场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与第个状态变
二、简答题
4. 什么是对财富的时间偏好性?
【答案】财富的时间偏好性,即正常情况下存在把部分当期消费延迟到将来消费的倾向。在另一种情况下,财富的时间偏好性表现为有的人通过按揭等金融手段把将来可能的消费转移到当期消费,但是从整个社会资源的平衡 来讲,这种超前消费仍然需要有延迟消费的支持才可以实现,所以体现在社会经济整体层面上,可以理解为延迟消费的另一种形式。
5. 作为过度自信的表现,“代表性启发式思维”与“历史的不相关性”有什么区别?
【答案】(1)代表性启发式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倾向于过度自信。这种过度自信与代表性启发式思维有关。代表性启发式思维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事件归入一些常见的种类,在进行概率估计时,常常过分强调这种归类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关于潜 在概率的实际线索。结果,人们往往试图在一些随机的数据中找到趋势。这种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导致行为人在 对外部冲击做出反应时,有时表现出过度反应,有时则表现出反应不足。在金融市场上,这两种反应方式同样存在,并导致了为传统金融理论所
第 3 页,共 25 页
无法解释的一些系统性的偏差。代表性启发式思维的普遍存在,使得市场参与者只是依据市场的局部特征做出过度自信的判断。这种普遍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市场中系统性偏差的存在。
(2)历史的不相关性
历史的不相关性也是过度自信的一种表现,但它与代表性启发式思维所引起的过度自信表现不同。历史的不 相关性是指,认为过去发生的事件与未来无关,历史不能为未来的状况提供任何信息,而未来只能根据当前发生 的特别因素决定。这种过度自信使得市场参与者很少从过去的统计数据中汲取教训。事实上,大部分的市场参与 者不会从研宄历史数据中获得相关或其他有用的信息。相反,他们倾向于从最近的一些偶然的事件中获得参照。 历史无关性思维方式与前面的代表性启发式思维似乎是矛盾的。但二者作为对人们全面理性思维模式的背离,是共同存在的。当人们发现当前的环境在某些细节方面与某一段众所周知的历史时期相吻合时,代表性启发式思维 就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代表性启发式思维也没有对历史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
6. 区分证券组合、有效组合与最佳组合之间的异同。
【答案】(1)相同点:三者都是由不同的证券构成的集合。
(2)区别:三者的含义和包括的范围有所不同。
①证券组合为泛指概念,按照一定目的选择证券构成的集合称为证券组合;
②有效组合是按照既定收益下风险最小或既定风险下受益最大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证券组合,在马克维持组合模型中,由有效组合构成的为有效前沿;
③最佳组合一般指一个点,即对于特定投资者来讲获得效用最大化的有效组合,具体来讲,就是无差异曲线与有效前沿的切点。
三、论述题
7. 简述收入资本化法在普通股价值分析中的运用。
【答案】(1)收入资本化法
收入资本化法认为任何资产的内在价值取决于持有资产可能带来的未来的现金流收入。由于未来的现金流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测,其价值采取将来值的形式,所以,需要利用贴现率将未来的现金流调整为它们的现值。在选用贴现率时,不仅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而且应该反映未来现金流的风险大小。用数学公式表示(假定对于所有未来的现金流选用相同的贴现率)为:
其中,V 代表资产的内在价值;
(2)股息贴现模型
收入资本化法运用于普通股价值分析中的模型,又称股息贴现模型。其数学公式如下:
其中,D 代表普通股的内在价值;
本化率。
第 4 页,共 25 页 表示第f 期的现金流;t 是贴现率。 是普通股第t 期支付的股息和红利;r 是贴现率,又称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