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昌大学食品学院615微生物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养微生物
【答案】自养微生物是指能利用无机碳源的微生物。
2. 新种。
【答案】新种是指最新权性微生物分类鉴定手册中尚未记载过的一种新分离、鉴定过的微生物,并在国际中认可的分类学刊物上获得正式发表。
3. 超诱变剂。
【答案】超诱变剂是指可以做到即使未经淘汰野生型菌株,也可直接获得
陷型菌株的诱变剂。
4. 沼气发酵。
【答案】沼气发酵,又称甲烷形成,是产甲烷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物以产生细胞物质、 能量和代谢废物
5. 污水的微生物处理。
【答案】污水的微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
6. 真菌毒素。
【答案】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里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害。
7. 抗原。
【答案】抗原是一类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大分子。抗原一般应同时具备两个特征:①免疫原性,又称抗原性,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
应答能力的特征;②免疫反应性,或称反应原性,指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征。
8. 琼脂块培养法。
【答案】琼脂块培养法是1971年报道的筛选春日霉素即“春雷霉素”生产菌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其要点是:把诱变后的春日链霉菌的分生孢子悬液涂布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待长出稀疏的小菌落后,用打洞器一一取出长有单菌落的琼脂小块,并分别把它们整齐地移入灭过菌的空培养皿中,保持合适的温、湿度。经培养4〜5天后,把每一长有大菌落的小块再转移到含有供试菌种即
的营养缺还原等碳源营养的过程。
拮抗对象的琼脂平板上,以分别测定它们的抗生素抑制圈的直径,然后择优选取之。
9. 孢囊孢子。
【答案】孢囊孢子是指毛霉目的一些真菌,在基质上形成一种节段的跳跃菌丝。
10.氧化磷酸化。
【答案】氧化磷酸化,又称电子传递磷酸化,是指呼吸链的递氢(或电子)和受氢过程与磷酸化反应相偶联并产生ATP 的作用。
11.菌丝球。
【答案】菌丝球是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通气搅拌或振荡培养时,菌丝体相互紧密纠缠形成的颗粒。它均匀的悬浮于培养液中,有利于氧的传递以及营养和代谢产物的输送,对菌丝的生长和代谢产物形成有利。
12.六邻体。
【答案】六邻体是一种位于腺病毒20个面上、由六聚体蛋白组成的衣壳粒。因在每一六邻体周围有6个六邻相伴,故名。
1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 )。
【答案】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一组具有高度多态性、含有多个基因座位、并紧密连锁的基因群所编码。每个位点上的基因可编码一种抗原成分,其表达产物可以分布在细胞膜上,也可以以可溶性状态存在于血液或液体中,它们是机体的自身标志性分子,参与T 细胞识别相应抗原以及免疫应答中各类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还可限制NK 细胞不致误伤自身组织,是机体免疫应答状态中识别“自身”或“异己”分子的重要分子基础。
14.细胞膜。
【答案】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质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的一层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
15.完全混合曝气法
【答案】完全混合曝气法,即表面加速曝气法,是一种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方法。
16.接合中断法。
【答案】接合中断法是指由法国微生物学家沃尔曼和雅各布于1955年首创,Hfr 菌株与相接合时,每隔一定时间用结合中断器或组织捣碎机等措施,使接合中断,以获得接受到Hfr 菌株不同遗传性状的接合子的方法。
二、填空题
17.蓝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种蓝细菌生存于淡水中时,当它们恶性增殖时,可形成_____,造成水质的恶化与污染。
【答案】水华
18.V.P 试验的生化依据是某些细菌发酵糖产生_____。
A. 乳酸
B. 乙酰甲基甲醇
C.2,3丁二醇
D. 丁酸
【答案】B
【解析】V .P 试验的原理是某些细菌发酵产生乙酰甲基甲醇,它在碱性条件下可被氧化成二乙酰,含有胍基的精氨酸可与二乙酰发生红色反应。
19.碳源对微生物的功能是_____和_____,微生物可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答案】提供碳素来源;能量来源;糖类;有机酸;脂类;烃类;碳酸盐
20.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_____和德国的_____为代表的科学家,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学等分支学科。_____和_____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答案】巴斯德;柯赫;巴斯德;柯赫
21.病毒包膜糖蛋白是由多肽链骨架与寡糖侧链,通过_____将糖链的_____与肽链的_____连接形成。 【答案】N-乙酰葡糖胺;天冬酰胺残基
22.缺壁细菌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L-型细菌;原生质体;球状体;支原体
23.病原菌侵入宿主后,_____按其间力量对比或影响大小决定了传染的3种可能结局,即_____、和_____。
【答案】隐性传染;带菌状态;显性传染
24.从生态类型来分,固氮菌可以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自生固氮菌;共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