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823经济法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保险法的合法性原则具有哪些含义?

【答案】保险法的合法性原则是指在保险活动中,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所实施的保险商行为的全部过程都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否则,保险行为无效。其含义是:

(1)保险商行为内容必须合法,如果行为人以法律、行政法规明确禁止的行为所获得的利益,作为保险利益签订保险合同; 或者以盗窃获得的赃物投保家庭财产险; 或者以违禁物品投保运输险,都属于违法行为,其投保活动不发生法律效力。

(2)保险活动的形式必须合法,若法律规定保险合同的存在必须以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协议为形式要件时,未按此形式要求缔结的保险协议在法律上可认定为无效。再次,保险活动本身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仅要遵守《保险法》,而且要遵守《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各项法律法规。

2. 结合实际,简述税收的作用。

【答案】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作用是对象化了的税收职能,是行使税收职能产生的效果,是税收职能与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税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税收是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产生的,因此,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本质职能作用。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它为国家行使公共职能提供物质保证。这一职能在任何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下都是不可或缺的。

(2)调节经济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税收是政府实施调节的基本手段,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发挥作用。税收通过对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的调节,实现对经济利益、收入分配以及社会总供需平衡等多方面的调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①配置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但市场配置资源也有它的局限性,可能出现市场失灵(如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外部效应、自然垄断等)。这时,就有必要通过税收保证公共产品的提供,以税收纠正外部效应,以税收配合价格调节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企业和行业的生产,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

②调节需求总量,促进经济稳定。累进所得税制可以在需求过热时,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自动增加课税,以抑制过度的总需求; 反之亦然。此外,可以根据经济情况变化,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

来实现经济稳定。在总需求过度引起经济膨胀时,选择紧缩性的税收政策; 反之,则采取扩张性的税收政策。

③调节经济结构。税收涉及面广,通过合理设置税种、确定税率,可以鼓励薄弱部门的发展,限制畸形部门的发展,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此外,国家还可以通过税收实现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3)监督管理的作用。税收保证经济杠杆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税收监督,可以了解税收政策的效应,有利于协调税收活动同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相吻合,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 同时,将搜集到的税收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可以使税收更好地发挥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3. 简述国有资产管理法及其体系。

【答案】(1)国有资产管理法

国有资产管理法是调整国有资产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有资产管理关系一般包括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关系,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关系,国有资产评估关系,国有资产流转管理关系和国有资产监管关系等。

国有资产管理法是一种调整财产关系的新型的财产法,是经济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经济管理关系,而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②从调整目标上看,它是从社会宏观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具有明显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本位的特点。

③从其内容上看,它是关于国有资产的开发、利用、监管和保护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不仅仅是产权交换问题。

(2)国有资产管理法的体系国有资产管理法的体系是指在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调整国有资产管理关系不同侧面形成的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制度,这些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相互联结,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体系。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法体系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国有资产界定与登记制度、清产核资制度、国有资产报告制度、产权交易制度和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制度等。

4. 经济法的实现有哪些要素? 对其应如何理解?

【答案】经济法的实现要素包括立法、执法和守法。

(1)立法

①经济法立法的概念

经济法的立法,是指作为法部门的经济法创制活动及其结果,与经济法的制定法渊源相应,包括有权机关起草、审议、通过或否决、批准、颁行、修改、废止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及其结果。

②经济法立法的要求

a. 经济法的立法必须遵循一般的法律制定程序和原则;

b. 经济法的立法在维护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服从国家全局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部门、地

方立法针对性和操作性强、成本低的特点,重视部门和地方立法的作用。

(2)经济法的执法

此处的执法是广义的,包括行政执法、自治团体对法律的适用和司法。基本要求如下:

①要求国家经济管理机关、自治团体和司法机关等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法无明文、规定不详或规定矛后甚至不当的情况下,根据法治及经济法的理念、基本原则、上位规范、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公正地适用法律,处理、解决相关权益纷争;

②在经济法实施中,在强调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执法义务的同时,重视提高其执法水平和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

(3)经济法的守法

法作为社会生活准则及其具体化,只有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遵守,方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知法和认同对于守法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法规则的形成过程中,不管是宏观政策和法律规范制定中各利益集团的讨价还价,还是涉及国计民生产品的听证制度等,更多地体现出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和共同决策的特性。

5. 证券业协会及其职责是什么?

【答案】(1)证券业协会的概念证券业协会,是指全国证券业行业自律性管理的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

(2)证券业协会的职责证券业协会履行下列职责:①协助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教育和组织会员执行证券法律、行政法规; ②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反映会员的建议和要求; ③收集、整理证券信息,为会员提供服务; ④制定会员应遵守的规则,组织会员单位的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会员间的业务交流; ⑤对会员之间、会员与客户之间发生的纠纷进行调解; ③组织会员就证券业的发展、运作及有关内容进行研究; ⑦监督、检查会员的行为,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协会章程的,按照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⑧中国证监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二、论述题

6. 试论述企业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

【答案】(1)根据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应该是依法监管和被监管的关系、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以及博弈关系(即利益博弈协调与合作),另外,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还应该是投资人和经营者的关系。据此,政府在经济管理实务中必须依法行使职权,做合格的监管者、优秀的服务者、平等的博弈者、守信的合作者、守法的征税者; 而企业则要遵守国家法律和规章制度,做合法经营者、守法经营者、诚实经营者、依法纳税人、公平竞争者以及必要社会责任承担者。

(2)应然关系对政府的要求

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要载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国市场经济中最特殊的主体。根据宪法和法律,国有企业性质是全民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所有人是全体公民,资产属于所有国民。政府是国有企业的投资人,是其资金的提供者,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对国有企业的盈利当然地享有收益权。除此之外,在政府与企业关系中,政府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