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焦点访谈》
【答案】《焦点访谈》是指中央电视台1994年出台的一档综合评论性专栏节目,整个科目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是典型的评论与深度的结合,是中国观众最欢迎的一档电视栏目。它是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节口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把“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作为对评论节目内涵的一种追求,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潜能,善抓热点,狠抓深度,反映和推动解决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电视新闻评论
【答案】电视新闻评论,是指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制作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它在触及时事、反映诉求、表达主张、弘扬正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媒介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上更是一枝独秀,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赞誉。电视新闻评论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闻报道体裁。
3. 夹叙夹议
【答案】夹叙夹议是指评论中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即它可以是先举事例,后进行论证,再举实例和议论; 也可以是先论证,后举例说明,接着又议论和举事例。一般稍长一点的评论文章,时常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4. 贴近群众
【答案】贴近群众,是指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新闻评论要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而又喜欢听的话。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新闻评论选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 社评
【答案】社评是对当前社会中的某一现象进行评沦,一般称为“社会时评”,属言论、杂文
性质。它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该现象的看法,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其作者不限,可以是本报刊的编辑、记者,也可以是社会群众。
二、简答题
6. 撰写短评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撰写短评应注意如下问题:
(1)立论要具体,选题要集中
短评以新闻报道的某一客观事实或社会上存在的某一典型事实为立论的依据,一事一议,开门见山,有的放矢。
(2)问题要抓紧,角度要新颖
短评要做到短小精悍,贵在抓准关键问题与问题的症结,强调角度要巧,立论要新,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3)要善于就实论虚,叙事出理
就实论虚、叙事出理是短评的长处。短评是针对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件事、某个问题的某个侧面发议论的,易于具体、深入、亲切。短评写作应注意借助典型事例,边叙边议说清道理; 同时要善于借题发挥,宣传新思想、新见解,尽可能有点理论色彩。
7. 伊里县调查提出了“意见领袖”的概念,简述这个概念对当时传播理论的影响。
【答案】(1)伊里县调查
1940年5月至11月的半年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以总统选举为课题,在伊里县进行了大规模的连续性调查,主要研究大选期间影响选民投票意向的因素。该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早在竞选之初就己经作出了怎样投票的决定,投票意向受传播媒介影响的人小到百分之五,即使是这不到百分之五的人,也主要受他们周围的人(领导、同事、家庭成员)的影响。由此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决定人们投票意向的,主要不是传播媒介的影响力,而是人际传播的影响力。1948年,该项研究的成果汇集出版,即《人民的选择》。
(2)意见领袖概念及影响
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助手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还提出了“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概念。意见领袖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其特点是: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②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③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④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由此,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即讯息和影响先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意见领袖,然后,再由意见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 传播媒介的作用是间接的,并且会受到社会基层舆论领袖的影响而削弱。该理论一方面使研究者深入认识到传播环节中的众多因素; 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传播
学的研究,特别是传播过程的研究。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多级传播理论”。这项研究对于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同时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
8. 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评论的形式有何创新和发展?
【答案】(1)网络评论的兴起
网络评论以快速反应、鲜明犀利、公开透明、双向互动的主要特色,对传统新闻评论构成了挑战,近两年微博言论的勃兴,尤其是它的迅捷、“草根”、贴近和大众化,更使传统评论面临严峻的考验。
(2)上海主要新闻媒体在保留传统和品牌评论栏「的基础上,在创新评论形式方面迈出可喜的一步。
①《解放日报》积极探索党报评论工作的新格局、新途径。头版新辟的“申言”评论专栏,及时、准确地传播市委主要领导的思想观点与重要讲话精神。
②《新民晚报》在头版开设的“微评”专栏,每篇400字左右,对当天新闻及时评点,针贬时弊,激浊扬清。
③广播新闻中心“市民与社会”每天邀请嘉宾和听众就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微博展开讨论等。
(3)对各种评论形式的编排,许多新闻媒体不落俗套,敢于创新。
①不少媒体加大评论力度,扩充评论容量,专设评论版,每天固定出一两个甚至更多的版面等。
②有的版面围绕一个热门话题,众说纷纭,各抒己见; 有的将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评论集纳在一起等。
③更多的媒体则在众多版面开设评论专栏,“化整为零,,、“分散出击”,向“版版有评论,版版有声音”的方向努力。
④有的媒体创造性地将评论与有关图表、数据配套推出; 将评论中的重要观点用大号字或黑体字,以示郑重,增强阅读效果。
⑤在广播、电视节目和网络媒体里,新闻评论除常规使用外,还每每以论坛、访谈、对话、专题讨论等形式出现,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受到普遍好评。
9. 实现立意主攻目标的途径在哪里?
【答案】立意的主攻目标是求新,即论题要有新思想,论理要有新高度,论述要有新角度。立意之本在于对论题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和扼要中肯的说理。实现立意主攻「标的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1)就整篇文章而言,要善于“把道理磨碎了讲”
“把道理磨碎了讲”是把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小的从属论点,一层一层地、一个一个地讲清楚。这要求对所确定的论题进行系统周密的剖析,考虑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需要讲哪些方面的道理,如何加以说明。对大的原则道理做系统、周密的分析、解剖工作,很重要的一个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