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江大学地质工程806大学物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计算题
1.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
的接地金属圆柱面的中央放有一根半径为的同轴细长导线,导线处于正的高电势
于是导线外侧附近介质原子被电离成自由电子与正离子,其中自由电子即被导
线吸附,正离子则离开导线径向地运动。设正离子的径向迁移率(径向速度与电场强度的比值)为常数W ,且迁移过程中正离子始终围绕导线形成均匀的圆柱形薄层。
(1)试证明:作为时间t (从正离子在导线外侧附近形成的时刻开始计时)的函数,正离子的径向位置r 可表为
并求出常量k 和(略去由于介质电离造成的电场变化)。 (2)设全部正离子电量为Q , 为了使导线电势保持原来的出
与时间t 的关系。
不变,需给导线补充电量
试导
图
【答案】(1)正离子的径向迁移率为
式中
为正离子的径向速度;
则
为径向电场,
设导线上的线电荷密度为
导线与接地圆柱面之间的电势差为
把由式(3
)得出的
代入式(2), 得
把式(4)代入式(1),得
积分,得
第 2 页,共 67 页
得
式中
(2)介质电离后,
导线表面因吸附电子而附加的电荷为们产生的附加电场为
式中负号表示电场强度指向导线,
式中
是柱长。
在r (t )处正离子的电量为Q , 它
在导线与接地圆柱面之间产生的附加电势差为
为了消除
为
所产生的附加电势差应为
即
把上面的代入,得
即
故
把
,代入式(5),得
式中的已在第1问中求出。
第 3 页,共 67 页
保持导线与圆柱面之间的电势差仍为
需在导线上补充正电荷它的线密度
2.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之间的摩擦系数均为满足什么条件?
的两木块A 和B 静止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两者与地面
两木块A 和B 的接触面是倾角为的斜面,接触面是光滑的。现施一水平
推力F 于A ,使A 和B 产生向右的加速度,且A 和B 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试问:和F 各应
图
【答案】设在力F 的作用下,A 和B 产生加速度。 先隔离B , B 受的作用力是:
重力垂直,N
的竖直分量
直方向无运动,
故地面向上的支持力为
在水平方向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式中a 是B 的加速度,本题要求它大于零。 再隔离A ,A 受的作用力是:
重力面垂直,N
的竖直分量
竖直向下;B 的支持力N ,方向如图所示,与A , B界
向上;还有地面支持力(竖直向上)和推力F (水平方向)。为使
由式(1),有
式(2)和式(3)给出了 N 的如下取值范围:
即
由此得出的取值范围为
当满足式(4)时,A 和B 将以共同的加速度a 运动。A
对地面的正压力为地面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为
由式(5)和式(1),得
在水平方向对A 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A 受
竖直向下;A 的压力N , 方向如图所示,与A ,B 界面
向右;地面的支持力,竖直向上,因B 在竖
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大小为
向下,N
的水平分量
A 不离开地面(即使A , B 之间不产生相对滑动),要求
第 4 页,共 6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