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3(1)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试题答案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
一、选择题
略(选择题历年所考的知识点比较多,且重复性很小,故略去)
二、名词解释
1.现代主流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派放弃“新古典综合”的名称后的自称,又称为现代经济学。以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现代经济学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西方经济学体系内部产生了干预和反干预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各种矛盾和不调和之处。有鉴于此,新古典综合派逐渐确立。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该学派把包括第一和第三次修补的传统经济学作为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把第二次修补的凯恩斯主义称为研究总量问题的宏观经济学。认为:前者是以充分就业为分析的前提,后者则着重研究各种不同水平的就业量的情况,因此,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被纳入同一体系中,而传统的自由放任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代表同一理论体系所涉及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出现滞胀,即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给新古典综合派以沉重打击。新古典综合派不仅无法解释滞胀的存在,而且也提不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不可能并存,同时据其理论提出的政策建议在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时会带来自相矛盾的后果。许多西方经济学中的其他派别纷纷对该学派进行抨击和责难,包括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学派。新古典综合派已经放弃了“新古典综合”的名称,自称为现代经济学或现代主流经济学。他们除了维持原有的基本观点外,还尽量吸纳其他派别的论点,特别是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这样,现代经济学成为缺乏统一理论体系的各派学说的混合物。
(王晓晨做,6.9)
2.序数效用:是分析消费者行为时,以序数来度量的效用。序数是指第一、第二、第三……,序数只表示顺序或等级,是不能加总求和的。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一个有点类似于香、臭、美、丑那样的概念,其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就分析消费者行为来说,基数效用的特征是多余的,以序数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比以基数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要少,它可以减少一些被认为是值得怀疑的心理假设。在现代微观经济学里,通常使用的是序数效用的概念。
3.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人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人数量。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
MRTS LK =−∆K ∆L
式中,△K 和△L 分别为资本投入量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变化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具有递减规律。由于劳动替代资本,两者总是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值,即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斜率,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向原点凸出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