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是()。
扩大群体的规模、避免对偏离的恐惧和服从组织的规范。寻求行为参照、获得群体的领导地位和实现组织的目标。扩大群体的规模、获得群体的领导地位和群体凝聚力。寻求行为参照、避免对偏离的恐惧和群体凝聚力。扩大群体的规模、寻求行为参照和服从组织规范。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以下是对影响从众的因素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①个体自我评价低,容易多发从众 ②个体自信心强,从众较少 ③性别、智力等因素对从众行为也有很强的影响 ④群体对个体有较强的凝聚力,则个体容易从众 ⑤群体成员态度一致,个体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①②③。③④⑤。①③④⑤。②③④⑤。①②④⑤。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强化理论源自于哪种理论观点()。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美国芝加哥学派。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本能论认为,人类行为源于()。
爱的本能。遗传本能。生的本能。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下列有关本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本能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是本能。本能是生物体在适应过程中国定不变地支配行为的、具有倾向性的东西,是一种先天行为的模式。本能是操作个体行为的内部自然力,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只对个体的行为起作用。生的本能的原动力主要是性及性有关的活动。死的本能源自于攻击。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下列有关强化理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强化是指行为带来的或招致的后果对行为的影响作用。正强化对行为有消极影响、约束抑制的作用。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个体的行为表现取决于他过去和当前所做出的某种行为时所经历到的强化体验。人的行为动机是由外界施加于个体的强化,决定了个体习惯行为活动的愿望强度和行为活动的方向目标。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这是()。
抱负水平。成就动机。自信心。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赞许性动机。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亲和动机的作用()。
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抱负水平。亲和可使个体避免窘境。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社会赞许性动机对个体社会化的发展非常重要,其作用是()。
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减轻心理压力。学会社会规范,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选择和约束。提高抱负水平。可使个体避免窘境。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的畏惧信息的强度应该是()。
无强度。轻微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极高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