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强化理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强化是指行为带来的或招致的后果对行为的影响作用。 正强化对行为有消极影响、约束抑制的作用。 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个体的行为表现取决于他过去和当前所做出的某种行为时所经历到的强化体验。 人的行为动机是由外界施加于个体的强化,决定了个体习惯行为活动的愿望强度和行为活动的方向目标。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中,使用的离子强度缓冲液通常含有醋酸盐,其pH为()。 4.5~5.5。 5.0~5.5。 5.5~6.0。 6.0~6.5。 6.5~7.0。
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CO。 NaCl。 HCl。 H2O。 CO2。
常用酸碱指示剂石蕊的变色范围和颜色分别为()。 8.0~10.0,红色~无色。 8.0~10.0,无色~红色。 5.0~8.0,红色~蓝色。 5.0~8.0,红色~无色。 8.0~10.0,无色~蓝色。
以下是对影响从众的因素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①个体自我评价低,容易多发从众 ②个体自信心强,从众较少 ③性别、智力等因素对从众行为也有很强的影响 ④群体对个体有较强的凝聚力,则个体容易从众 ⑤群体成员态度一致,个体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①②③。 ③④⑤。 ①③④⑤。 ②③④⑤。 ①②④⑤。
本能论认为,人类行为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