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治疗(师)题库>基础知识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从心理学角度来考察良好群体的心理原则,哪种说法不正确()。

群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整合。成员之间志趣相投。成员之间心理相容。不同成员智能互补。成员之间没有冲突。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对社会助长与惰化的理论解释是()。

归因理论。优势反应强化假说。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平衡理论。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有关动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动机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变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动机的功能包括推动作用、导向活动和维持活动三种。按动机的性质可分为优势动机和非优势动机。动机冲突可分为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和趋避式冲突三类。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的创立者是()。

多伊奇。柏恩。舒茨。凯尔曼。霍曼斯。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了什么理论来解释竞争与合作的产生()。

优势反应强化假说。归因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平衡理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以下对合作的基本条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目标一致。双方没有任何冲突。相互依赖的合作氛围。共识与规范。合作者双方存在人际互动。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以下对竞争的基本条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目标是较为稀有或者难得。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竞争是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竞争必然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上进行。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对于合作与竞争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 ②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③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候,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 ④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候,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⑤合作就不能竞争,竞争就不能合作

①②。③④。③④⑤。①②③④。①②③④⑤。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随大流”的心理根源是()。

社会助长。从众。结伴效应。观众效应。社会惰性。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从众行为的特点包括()。 ①引起从众行为的群体压力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②个体对群体压力的感知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③从众行为虽非本意,但却是个体自愿的行为 ④从众行为对个体来说是消极的 ⑤从众行为对群体来说是积极的

①③④⑤。②③④⑤。③④⑤。①③④。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