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52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利用结构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是通过土地现状调查分析而得出的土地资源系统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内容,它有利于明确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各种土地资源在地域组合上、结构上和空间配置上的合理性,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与重点,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由于各部门占用的土地可视为土地利用的特定形式,即用地类型,所以,土地利用结构就是一定的用地类型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在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该用地结构是由哪些用地类型所组成; 第二层含义是指这些用地类型是按照怎样的构成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在对供选方案优化的基础上加以确定的。

2. 迹地

【答案】迹地在林业上指采伐之后还没重新种树的土地,从广义来说,森林采伐、火烧后,五年内未更新的土地都可以称为迹地。

3. 土地使用权出让

【答案】土地使用权出让又称土地批租,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分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须经依法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后,土地使用权才能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有协议出让、招标、拍卖和挂牌四种方式。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期限按用途分为: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4. 地租

【答案】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农业或其他产业中所创造的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地租有不同的分类:

①按地租的物质形态可分为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②按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可分为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

③按西方经济学理论可将地租分为契约地租(又称商业地租)及经济地租。

5. 土地利用结构

【答案】土地利用结构是由土地利用和结构两种要素综合而成的整体,是为了解决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和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这一问题而在对供选方案优化的基础上加以确定的一个系统。土地利用结构的实质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6. 土地统计管理

【答案】土地统计管理就是运用土地统计力法,借助于数字和图件系统地记载各土地使用单位和各类用地的数量与质量的变化情况的土地资源管理形式和手段。由于统计的任务、内容和方

法的不同,土地统计可分为原始统计和年度统计,两者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统一的土地统计过程。

二、简述题

7.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分析评价有哪些主要指标? 常采用哪些分析方法?

【答案】(1)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分析评价的主要指标

土地总量指标(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土地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动态相对指标)、土地平均指标(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土地标志变异指标(极差、平均差、标准差、标志变异系数)。

(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分析评价的分析方法

①土地综合指标分析基于动态监测得到韵数据经整理后,计算土地总量指标(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土地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动态相对指标)、土地平均指标(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土地标志变异指标(极差、平均差、标准差、标志变异系数)和进行的统计分析。

②土地动态分析应将监测得到的数据加以整理或动态数列(土地绝对数动态数列、土地相对动态数列、土地平均数动态数列)后应用动态分析指标(增长量、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序时平均数、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进行统计分析。

③巨地指数分析又称因素分析法,用以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的土地现象总体数量的综合变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获得监测数据编制土地总指数(土地综合指数、土地平均指数)和土地指数体系,并借以进行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推算,以及假定其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测定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方面和程度。

④巨地平衡分析是研究土地现象之间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一般来讲借助于平衡表和平衡图进行分析(单项平衡、综合平衡、联系平衡)。

8. 何谓土地使用权出让?

【答案】土地使用权出让又称土地批租,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分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2)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有期限的。

(3)土地使用权出让又是有偿的,土地使用者需支付出让金。

(4)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确定步骤为土地估价、确定出让底价和出让价格审批。

(5)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二种方式,即协议、招标、拍卖。

9.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答案】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讲,农业土地利用可从土地开发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和土地利用经济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土地开发程度

①垦殖系数。用以表明某地区或某企业的土地开发程度及种植业发达程度。

②森林覆盖率。用以说明某地区或某企业拥有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

③草原载畜量。用以说明牧区草原开发利用程度。

④人均耕地。(林地、草原)用以反映各类用地拥有的平均水平。

(2)土地利用程度

①土地农业利用率。这一指标则反映了包括种植业在内的“大农业”土地利用程度。

②沟、林、路、渠占地比率。用以表明耕地的利用率和土地规划的合理程度。

③复种指数。复种指数用以表明耕地的利用程度。

④水面利用率。耕地面积用以表明水面的利用程度。